《夜渡江》详注
(2022-11-09 19:23:42)
标签:
姚崇详注夜渡江诗歌 |
分类: 王以悟之姚崇详注 |
《夜渡江》(一作柳中庸诗)详注
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
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听草遥寻岸,闻香暗识莲。
唯看孤帆影,常似客心悬。
注释:
本诗选自《全唐诗》卷六十四。题目下注“一说柳中庸作”。《全唐诗》同时收入卷二百五十七,归入柳中庸诗,而题下注“一作姚崇诗”。因为本篇诗文著名,收入后世多种选本。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以为柳中庸作。《佩文韵府》记作姚崇诗,康熙《御选唐诗》记作姚崇诗,《佩文斋咏物诗选》、《骈字类编》亦引作姚崇诗。江,指长江。推测此诗作于姚崇贬为外官时期。
柳中庸(?-775),名淡,字中庸。蒲州虞乡(今山西永济)人,为柳宗元族叔。大历年间进士,曾官鸿府户曹,未就。萧颖士以女妻之。与弟中行并有文名。与卢纶、李端为诗友。所选《征人怨》是其流传最广的一首。《全唐诗》存诗仅13首。其诗以写边塞征怨为主,然意气消沉,无复盛唐气象。
渚,音zh。水中的小块陆地。水气弥漫与江渚,词语说“烟渚”。
浮烟把远方苍茫的天空都遮蔽住了。首联写景,迷离,又沉重。给全诗定下痛苦迷茫的基调。
船作慢慢平稳行走,感觉不致在移动。
缆,系船的缆绳或铁锁。由江中到上岸,需要人工用力拉扯,称牵缆。颈联写事,坐般的感觉也可隐喻人生的颠簸。
深夜寂静中,坐船人感觉敏锐。似乎听见细草有声,噢,到岸边了!
似乎嗅出阵阵清香,噢,这儿有莲花。遥寻,暗记,颔联描写细腻、生动,见作者体物入微。
此句写上岸后回望,远远看着那只孤帆的影子远去。
那就是孤独的我悬挂未定的客心哪。尾联点出自己的心情,收结全诗,又氢读者引入无限的惆怅境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