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都督于知微碑》详注3
(2022-10-12 00:42:54)
标签:
姚崇兖州都督于知微碑铭人师 |
分类: 王以悟之姚崇详注 |
《兖州都督于知微碑》详注3
公丹穴融姿,生而五色;青田表质,动则千里。言为士范,行乃人师。包括艺文,擅词场而独步;甄明政理,登而先声。朝浣之衣,心地义;夕寝姜肱之被,性笃天伦。行必由信,不负黄金之诺;举无失德,逾慎白圭之玷。正假马之非礼,革攘羊之为直。
注释:
《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丹穴本是神话传说,此句说于知微出身高贵,比喻为丹穴之五色凤凰。
《初学记》卷三十引南朝宋郑缉之《永嘉郡记》:“有洙沐溪,去青田九里。此中有一双白鹤,年年生子,长大便去,只惟馀父母一双在耳,精白可爱,多云神仙所养。”后世演化为“青田白鹤”“青田双鹤”的典故,多为诗人吟咏。
《世说新语》: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曰:“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昭曰:‘盖闻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此句可互文理解,说于知微的言行都是当时人的楷模、表率。
蔡邕《释诲》:“包括无外,综析无形。”包括犹囊括,说于知微所有文体都会。缺字疑为“擅”。独步,犹说超群、出众。甄明,犹明辨、洞察。《北史·杜弼传论》:“识学甄明,发言谠正。”王勃《上吏部裴侍郎启》:“甄明大义,矫正末流。”独步疑对“先声”。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前句说礼仪,后句说德性。缺字用典故,或皆为人名。待考。
《后汉书》卷五十三《姜肱传》有“兄弟共被”典故,原文是:“姜肱字伯淮,彭城广戚人也。家世名族。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恋,不能别寝,以系嗣当立,乃递往就室。”故拟缺字为姜肱。
所作所为讲究信用,把诺言当黄金一样贵重。《史记·季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
《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此句说于知微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正与革对文,都是纠正的含义。古代假马可指筹码,此处应该与“指鹿为马”有关。《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强调于知微不盲目附和,阿谀奉承。
《论语·子路》:“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邢昺《疏》:“言因羊来入己家,父即取之。”“攘羊”含有儿子扬亲之过,孔子不取。强调在正直与亲仁间能把握好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