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兖州都督于知微碑》详注2

(2022-10-11 00:33:05)
标签:

姚崇

详注

于知微

于宣道

于志宁

分类: 王以悟之姚崇详注

《兖州都督于知微碑》详注2

曾祖宣道,周仪同大将军,随内史舍人左卫率上仪同字子皇朝赠凉州刺史,谥曰献。早执珪璧,累传茅土文武,声华被中外。祖志宁,皇朝秦王友礼部尚书侍中尚书左仆射太子太傅太师华三州刺史上柱国燕国公,赠幽州都督,谥曰定

注释:

于宣道,于义长子,事见《隋书·于义传》。传文称“子志宁,早知名,出继叔父宣敏”。此碑文不载,似乎不合礼。

这里的周即北周,随即隋。皇朝指大唐王朝。内史舍人、右卫率、上仪同三司,是于宣道所任的官名。内史舍人,隋朝中书舍人的称呼。隋避讳“忠”字,故改称内史舍人。右卫率,也称太子右卫率,太子府的宿卫军长官。

字子,不可解。上仪同三司,一品散阶,相当于享受宰相待遇。由此见石碑损坏严重。

唐代因为于志宁的功劳,赠其父为凉州刺史,赠谥号为献。

很早就担任要职,世代封地相传。圭璧,古代帝王、诸侯祭祀或朝聘时所用的一种玉器。茅土,代指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

与声华对应,前句词或为履迹。故拟为“迹”字。声华,声誉荣耀。

于志宁(588-665),字仲谧,雍州高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人,鲜卑族,唐朝宰相。著有文集四十卷、《谏苑》二十卷,并参与修撰《隋书》、《律疏》、《大唐仪礼》、《周易正义》、《尚书正义》、《留本司行格》。《旧唐书·卷七十八·列传第二十八》《新唐书·卷一百四·列传第二十九》有传。

大唐秦王李世民的朋友。李世民(598-649年),唐高祖李渊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李渊建立唐朝,封秦王。秦王时建文学馆,罗致四方文士,收聘贤才,以房玄龄、杜如晦、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勗十八人并为学士,讨论文献,商略古今。于志宁为十八学士之一,故称秦王友。李世民后封为天策上将,故也称天策十八学士。

于志宁所历官职,侍中为门下省长官,尚书左仆射为尚书省长官,都相当于宰相。唐蒲州即河中府(治今永济)。唐岐州即凤翔府(今宝鸡)。唐华州即兴德府(今渭南)。

上柱国是最高级勋位,燕国公是爵位,赠职是死后所优待的荣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