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九龄《上姚令公书》详注4

(2022-08-29 23:09:57)
标签:

姚崇

详注

张九龄

上书

姚令公

分类: 王以悟之姚崇详注

张九龄《上姚令公书》详注4

且人可诚感,难可户说,为君侯之计,谢媒介之徒,即虽有所长,一皆沮抑。专谋选众之举,息彼讪上之失,祸生有胎,亦不可忽。呜呼!古人有言:“御寒莫若重裘,止谤莫如自修。”修之至极,何谤不息?勿曰无害,其祸将大

夫长才广度,珠潜璧匿,无先容以求达,虽后时而自宁。今岂无之?何近何远?但问于其类,人焉廋哉?虽不识之,有何不可?是知女不私人,可以为妇矣;士不苟进,可以为臣矣:此君侯之度内耳,安用小人之说为?

固知山藏海纳,言之无咎,下情上通,气用和洽,是以不敢默默而已也。愿无以人故而废其言,以伤君侯之明,此至原也,幸甚幸甚。

注释:

人可以用诚感动他,不可挨家挨户去说。《管子·水地》:“是以圣人之治于世也,不人告也,不户说也。”《楚辞·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谢媒介而用选举,即不听人介绍,只看考试结果。中国文官制度优化,到明清,特别重视进士。隋唐虽则开科取士,但多数作用还凭人缘。《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沮抑,音j yì,阻遏抑制。张九龄所重,不在具体何人,而在于选举用人制度。

讪上,议论上司的过失;诽谤。《论语·阳货》:“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邢昺《疏》:“讪,谤毁也。谓人居下位而谤毁在上,所以恶之也。”唐元稹《戒厉风俗德音》:“语称讪上之非,律有慝名之禁,皆所以防三至之毁,重两造之明。”诽谤也有捕风捉影,也有可谤的痕迹。即所谓“失”。对应于上文之“其有议者”。

古人有云,盖古谚语。《新唐书·魏谟传》:“谚曰:‘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惟陛下崇千载之盛德,去一旦之玩好。”最早《国语》已载关于“弭谤”的议论。后世形成谚语。崔灏《通俗编》卷十一载:“止谤莫若自修”条:《文中子》:“止谤莫若自修,息争莫若无辨。”《魏志·王昶传》引谚:“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唐书·魏谟传》亦引谚语:“止谤莫若自修”。又徐干《中论》“止谤莫如修身。”

修身到极致,什么诽谤不能止息?不要说这样做没有害处,那里面的祸事会滋生长大!客,宾客、门客。《孔子家语观周》引《金人铭》有:“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伺人。”注意,金人铭原文“害大”二字押韵,张九龄文中“害大”二字押韵(“极息”二字也押韵),感慨加押韵显然有咏叹意味。

先容,典出《史记》卷八十三《邹阳列传》:“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李善注:“容谓雕饰。”本谓先加修饰,后引申为事先为人介绍、推荐或关说。《庄子·秋水》:“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此处先容含义对应于上文之媒介。唐司马逸客《雅琴篇》:“自言幽隐乏先容,不道人物知音寡。”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但于其类,暗示看能否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论语·为政》: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廋(su):隐藏,隐瞒的意思。

虽然不认识他(没有媒介),又怎么不能用呢?女不私人,士不苟进,重在德行。由此句中可见张九龄的思想基础,还是重德先于重才。养成不苟进的风气,首先要建立不苟进的制度,所以反对先容,倡导科举。这是君侯治理天下的分内之事,哪里用到旁人去做先容的媒介呢?此句结束全篇主旨。末两句只是结尾后的尾声。

末句再适度恭维姚崇,给自己的建议提供接受的台阶。因为知道你能海纳百川,所以我才这样知无不言。

下情上通,下属的感情及时与上级沟通;气用和洽,风气因而和睦协调。不以人废言也说得客气到位。谦己尊人的意味都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