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九龄《上姚令公书》详注2

(2022-08-27 23:06:26)
标签:

姚崇

详注

姚令公

上书

张九龄

分类: 王以悟之姚崇详注

张九龄《上姚令公书》详注2

何者?任人当才,为政大体,与之共理,无出此途。

而曩之用才,非无知人之鉴;其所以失,溺在缘情之举。夫见势则附,俗人之所能也;与不妄受,志士之所难也。君侯察其苟附,及不轻受,就而厚之,因而用之,则禽息之首,为知己而必碎;豫让之身,感国士而能漆。至于合如市道,廉公之门客虚盈;势比雀罗,廷尉之交情贵贱。初则许之以死殉,体面俱柔,终乃背之而饱飞,身名已遂:小人恒态,不可不察。

注释:

为什么呢?首先提出的问题是用人问题,用人当才,按照不同的才华用不同的人,这是为政的正理与首要问题。不善于用才,一因为独断问题,二因为识才问题。与才人共理天下,当然要有公心。张尹龄的议论先正大,后细致。

曩,以往,从前。不是不识人,而受感情的牵绊。溺,沉迷、过分。缘情,顺乎人情。这句与姚崇《十事要说》之“不任宦竖、不受贡献、不任贵戚等对应。参阅《十事要说》详注。

俗人趋炎附势,人之常情;而不妄受人情,即使志士也很难。

不轻接受,但接近就不由得优待,因缘而重用,就造成不良后果。王充《论衡·儒增》:“儒书言禽息荐百里奚,缪公未听,出,当门仆头碎首而死,缪公痛之,乃用百里奚。”《汉书·杜邺传》:“臣闻禽息忧国,碎首不恨;卞和献宝,刖足愿之。”晋葛洪《抱朴子·诘鲍》:“方回叩头以致士,禽息碎首以推贤。”晋陆机《演连珠》之十二:“是以柳庄黜殡,非贪瓜衍之赏;禽息碎首,岂要先茅之田。”

豫让,春秋晋人,为智瑶家臣。晋出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53年)赵、韩、魏共灭智氏。豫让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后为赵襄子所捕。临死时,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然后伏剑自杀。见《史记·刺客列传》。

合如市道:人与人合作如作交易。廉公指廉颇。廉颇(前327-243),战国赵国中山郡苦陉县人。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史记》有《廉颇蔺相如列传》。传载: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罗雀,出《史记》。廷尉,指翟公。汲黯为汉武帝大臣,忠正耿直,官至廷尉,后因事被免。《史记》有《汲郑列传》,传末太史公感叹道: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

开始的时候,许诺以死相随,身体态势与脸面表情都柔和之极(卑躬屈膝、点头哈腰且能和颜悦色、低声下气)。体面,体态与表情。

到了自己身名(地位及名声)都得以成就,就背叛你而远飞而去。饱飞与饥附对应,鹰之法,可移于用人。高适《睢阳酬畅大判官》诗:“戎敌本无厌,羁縻非一朝。饥附诚足用,饱飞安可招?”杜甫《去矣行》:君不见鞲上鹰,一饱则飞掣。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野人旷荡无腼颜,岂可久在王侯间。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

这是小人的常态,姚公你不可不察。此句暗示姚崇所用也应有类似的小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