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眼中的李小龙

(2008-10-13 00:14:19)
标签:

李小龙

截拳道

武道

哲学

李小龙传奇

视频

电视剧

娱乐

分类: 迷罗杂谈

      我眼中的李小龙

   也许是手头积压的事情太多了,也便不去考虑什么压力了,就好像债多不压身吧,中午竟然打开视频史无前例的看起电视剧来,而且一连看了五六集,呵呵,实在是贪玩。

   李小龙传奇,这几年来我看过的唯一一部电视剧,当听说这部片子要发行的时候,心里是很激动的,但又怕随了大流,失了原味,不过几集看过来便着迷了,还是那个我最熟悉的李小龙。

   说起李小龙,与我是不能不谈的,那是我小时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偶像,这仰慕延续至今,当我看到片中李小龙半夜练功,思悟师傅教诲,将力量集中于一点用寸拳击碎木板的那一幕,有一扇记忆的阀门被打开了。。。。。。

  

   记得小时候,出生在武术之乡的我,被种种侠客的传说所熏陶着,也不免萌生了习武做大侠的愿望,少年懵懂,只惦记着要做一个大侠,却说不清“侠”这个字眼代表着什么样的意义和内容,便整天舞弄着那一招半式,做着伸张正义的梦。好在庆幸那会虽然好动,却也安分,倒没招惹什么是非,乱什么祸头。


   直到后来拜了师傅,才算了解了舞刀弄棒背后的意义,师傅总在问我:现在不需要棍棒拳脚去打仗了,你练武术也不能作为一门生计,那学武是为了什么?

   我说不知,在那个年龄也未曾思考过这类事情,只是觉得男人就应该习武,就得强壮,但强壮是为了什么?没考虑过,也莫怪一个不足十岁的孩子会能思考这些。

   师傅也不为我点破,说了我也不懂,只是要我每天对墙蹲桩扎马,墙上有一个很大的“道”字,那会只觉得这是一个很深奥的字,深奥到我怎么想也不会想明白的字,所以也就不去想它了,只是天天对着它,一边蹲着桩一边把目光直放在它的某一笔画上,那时候因为还要上学,后来生了一场病,断断续续对着这个字我蹲马到了上高中,少年生活便在扎马蹲桩,运气提气,打千层纸,抖大杆、舞刀弄棒中不知不觉溜过去了。

   到了高中就要住校了,不能再到师傅那里学武了,辞别那天,师傅给我上的最后一节课就是带我来到这个道字的面前,我最熟悉不过这个字了,陪我度过了几年的武术练习,师傅要我领悟它的含义,当领悟了它,也便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强者,师傅的开示对那会的我来说似懂非懂,但是在接下来的人生旅途中,我逐渐加深了对它的感悟。


   中国的文化成就离不开一个道字,不管什么事情,发展到极致,都是同一个境界——道,殊途同归,像武道、禅道、茶道、医道,一个道字,怎生了得,那代表着一种境界,一个修为的目标,现在来看,我们在习武、在修禅、在品茶、在行医,但又有几个能冠的上这个字眼。就好像我少年蹲马,道在面前而不识,现在的我们手里攥着道,嘴里讲着道,实质却背道而驰,渐行渐远,


但在我的心目中是有这么几个人当之无愧冠之以道的,李小龙便是其中一个,现在的孩子们对他所知甚少了,只知道他是一个曾经的武打影星而已,又有谁知道他更是一位武学大师呢,一位由武入道,臻至化境的人,他融汇各家武学创立了武道哲学——截拳道,他让英语字典里多了“功夫”这个词,并且让全世界见识了中国的功夫,他讲: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这便是对道的诠释呀。

在我认为我是很懂他的,从小我是练着他的功夫,读着他的传记,看着他的影片长大的,他的人生经历与武道精神影响我至今,只是他走得太早太急,以至于我辈无缘亲面聆听他的教诲,否则算算到现在他已经有六七十岁了,那该是多么透彻、警醒、智慧得指点呀。

 

李小龙,在我心中一个悟道的人。。。。。。

我眼中的李小龙


我眼中的李小龙


我眼中的李小龙


我眼中的李小龙

 

我眼中的李小龙 我眼中的李小龙我眼中的李小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