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快乐,进补佳时,谈节气养生之寒露

标签:
假期休息玩重阳重阳节寒露冬天进补杂谈 |
分类: 元瑜伽节气养生 |
你还好吗,假期过的如何,趁这几天好好出去玩玩吧,这两天收到很多朋友的信息,说好久没有看到我的博客更新,是不是趁放假出去玩去了,实在不好意思,我的假期比上班还忙,课程还要继续,而且连着在赶三四家媒体的稿子,朋友们笑称我都快转行当“坐家”了,呵,我何尝不想多在家里坐坐,也能抓紧时间在博上写新的内容给你,但愿这种忙碌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吧。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寒露了,寒露和霜降是秋天最后的两个节气,天气已经转凉了,此时北方已经是深秋景象,枫叶也开始红了,而且在这个节气上阴天少,光照充足是全年日照率最大的节气,秋高气爽就是指的这会儿,在这邻近的时间又是十一长假和重阳节,正是外出游玩,亲近自然的大好时间。
那在这宜人的天气上,我们该做到怎样的养生呢?
首先,寒露以后,气温逐渐下降,我们第一点要做到的就是防寒,深秋是感冒的多发期,所以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出门之前把颈后的大椎穴(就是我们一低头,颈椎上最隆起的位置),用手掌搓热, 大椎属于督脉,督脉总领一身阳气,搓热大椎可以提升阳气,使阳气固卫体表,收缩毛孔,防止感冒。

其次,寒露以后进入阴历八月,气血流注心包经,在这个月份上抓紧锻炼,可以促进气血循环,像冬天怕冷,手脚冰凉的状况会得到改善,心包经起自我们中指的指尖,每天中午用双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弹出去,反复一百遍,可以疏通心包经,增强心阳的功能,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是越简单的方法往往效果越是不简单。心包是心脏外面的一层膜,可以说是心脏的保护墙,所以心包的功能决定着心脏的健康。每天弹一百次中指,当然不止局限于这个数目,越多越好,有空就可以弹,就是一个很好的提升心血功能的经络方法。
中医有一句话,叫做补一年不如补重阳和冬至,在中医看来,这个重阳是进补的关键时期。因为它是秋天向冬天过渡的一个节气,在这段时间,就可以做到适当的进补。以补养五脏提升元气,在这里重点给大家推荐这么几样,一是用山药、胡萝卜炖羊肉,这个肉汤具有补体健肾,提升元气的作用;二呢,便是五豆粥,用小米配上红、黄、黑、绿、蚕豆五种豆子,熬粥喝,它能调和五脏,濡养肠胃,提升内在能量。有不爱喝羊肉汤的朋友,便可以喝这个粥。最后就是菊花茶,一般我们都认为,菊花是清热去火的东西,其实菊花多是秋季开放,秋季肺气当令,所以它还可以润肺、补肾气,历代重阳节都有喝菊花酒的习惯,我们就用菊花茶代替吧,还可以中和羊肉汤的火气,为了增强进补的效果,闲暇还可以多敲敲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它属于胃经,可以提升脾胃运化功能。
好,总结以上,我们有三个功课,搓大椎、弹中指、喝羊肉汤,喝五豆粥是我们寒露这个节气的保养内容,把这三点做好,使内在气血充盛,经络平稳,以舒适的身心状态来迎接季节气候的转换。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请陈思把它整理成口诀,如下:
秋高气爽寒露到,气血循环走心包。
日照虽足天却凉,常搓大椎防感冒。
闲来勤扣足三里,补脾健胃增疗效。
淮罗羊肉补元气,多弹中指通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