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在云南(6)-嵩明的悠闲光阴】
钱旭君专栏
路的尽头,是一条小溪。没有到过那里,只是听说,沿着小溪走,就可以到一个叫杨桥的美丽小镇,不曾走过,尚不知是否有想像中的亲切。
路的南西北三面环山,这些被高原人称为“土包包”的小丘陵,在云南高原上是难得的自然景观,而这除却泥土是红色的,倒有几分江南山村的风韵。丘陵围绕着一片富饶的坝子(也就是平原),都种着农作物,水稻,蔬菜,还有许多大棚的花卉,参差不齐;东面则是我所在的小县城——嵩明。如果站在现在的三角地带望去,这片土地以及它所承托的城市真像我的故乡——富春江畔的一个小镇。但是,它们是不同的。
也不知该如何说出它们的不同,只是每到一处,我总想为它们写下点什么,而每每提笔却不免和故乡做一番比较,这样的无可奈何似永难拂去。爱每一处生活过的地方,留下的时间越长,累积的记忆就越难抹去,不愿意改变,而生活却是时常在变化向前,改变是丰厚的母乳。罗伯特·金凯对他深爱的女人弗朗西斯卡说:“不要害怕改变,你把它看成理所当然的,就没什么可感到恐惧的了。”人在脆弱的时候,除了孱弱的安慰,往往更愿意相信坚强,至于实际需要什么,心灵早已不再去管这些。
在嵩明,我可以天天买到便宜新鲜的鲜花,再勤快一点,还可以直接去花卉大棚自选采摘,这也是作为一个有点小资形态的女人最欢喜的一件事。这里的物价便宜,我不是经济师,不清楚沿海一带与这里的经济消费比有多大差别,不过,这里的人都过得很悠闲却是事实。商家早上不到九点,是不会开门的,晚上也至多不会超过九点。云南的气候四季如春,现在正是花木葳蕤,蔬果出产的时节,而嵩明全天的平均温度在25度左右,如此宜人的天气,如在浙江,说什么也不会舍得早晚九点就匆匆开门营业和关门歇业的。
我很多次跑入店铺,或者街头小摊上去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主人却常常是“黄鹤不知何处去,此地空留黄鹤楼”,买东西的人需要耐心地等上一阵,等到主人到了,他往往会满脸忠厚地解释说,刚刚在打牌,刚刚去卫生间,刚在隔壁店家……当然,也绝少有责怪他们的客人,消费者协会在此处对“顾客服务”这一条规则,显得有些多余。这就好像嵩明街上数量众多的流浪狗和驮着货物或客人的马车,他们习惯了自行设置自己的生活时间,而不需要过多的秩序和条款来约束他们的自由。动物们没有被放逐或者奴役的危机感,所以它们行走在大街小巷总是一副从容的样子,这里的动物不怕人,因为它们的脑子里还没有过这些记忆。
矮矮的高原小城,天空是蓝而高远的。已近傍晚,城市渐渐被天空包围,然后满天作别的云彩慢慢蹲下来,把小城藏在天空巨大的身体后面,天黑了,嵩明人开始进入简单的夜生活,年轻人去网吧,KTV,年长的串串门,打打麻将,唠唠家常……不知今晚的嵩明人打算把夜生活进行到凌晨几点。哦!明天还要赶早摘花,不能超过12点,子夜的嵩明已经累了。
第二天清晨,我在四楼,听见围墙旁边桉树上婉转清脆的鸟鸣,从梦中醒来的女人开始新的一天。
专栏
钱旭君,原名钱旭群,70后,富阳新登人,知名网络诗人。曾旅居云南,多年从事文学编辑工作,现为网络编辑,自由撰稿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