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科女VS工科男:话语体系迥异的对话

(2006-12-05 00:06:58)
分类: 两性物语
《新结婚时代》开播了,每晚三集,远离电视有些日子的文科女重新做回了“沙发土豆”。工科男原本多日独占电视机放他那些心爱的战争片影碟,这下子骤然失去了遥控器控制权。这边,顾小西何建国斗嘴打架冷战出走让文科女看得咯咯大笑,那边,工科男满脸不屑兼不耐:鸡毛蒜皮,婆婆妈妈,这破戏你真准备天天看下去,明儿起我就找地儿不回来了。
 
威胁谁呢这是!文科女想。凡我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敌人就坚决反对——类似的情形,十N年婚姻,上演过N次了。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而如果这个女人是典型的文科思维,这个男人是典型的工科思维,那么,他们的婚姻,好比一场话语体系迥异的对话,充满艰难困阻,充满啼笑皆非。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差异性,足够铺满十N年婚路的边边角角。
 
一个典型例子是“文字”。在这个婚姻里,“文字”享受着天上地下截然相反两个待遇,也左右着文科女和工科男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
 
文科女打小就爱看书报,成人后从事文字工作,家中自然处处是报刊杂志堆积如山,常常是,文科女埋首纸堆里自得其乐,工科男却对着满屋纸堆书山运气犯晕。
 
工科男在文字中体会不到任何乐趣——那些常人眼中艰涩难懂指标数据一串串的技术说明书除外---如果你看到工科男埋首苦读,那一定是一套电器说明书或者汽车说明书或者电脑说明书,而绝非时下当红小说。
 
青春年少时,工科男是给文科女写过几封信,往糟说那是通篇流水账,往好说也就只够得上行文通顺言语朴素。如今,鱼儿上钩十多年了,鱼饵早就不再喂了,现如今的工科男基本不跟文科女保持任何需要敲字的联系,比如电邮比如短信比如MSN。
 
文科女这些年写下的文字,“你就瞎编吧你!”——工科男懒得看。文科女在这个婚姻里,早忘了什么叫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天文地理、唐诗宋词、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更不要指望跟这个不喜文字趣味的工科男“执子之手共读西厢”。
 
时间长了,风花雪月,花前月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有种种“文字男女”的小情绪小情调,所有或精辟或酸腐或有感而发或无病呻吟的小文人气息,都被坚壁清野,涤荡无存,“夜阑静,问有谁共鸣”,对不起,在文科生和工科生的婚姻里,无人共鸣。 
 
从题海战术从做不完的实验堆里一路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工科男,却是对所有能够体现钻研精神、动手能力和享受动手乐趣的大情小事永远兴趣盎然。
 
一款功能繁复的智能手机,一辆汽车,一台新款数码录像机,一个新软件,在把它们所有的有用无用的大小功能设计细节彻底搞清楚之前,工科男可以对身边一切熟视无睹置若罔闻。那种没事找事的钻研劲头,那种几近丧心病狂的“动手欲”,每每让同一屋檐下的文科女抓狂。在文科女那里,凡事凡物不是知其然就够用了啊?有那琢磨再三的工夫,你能不能陪我去看场话剧或者多翻几张报纸多学点文化?
 
在磕磕碰碰的日子里,工科男无数次无情嘲笑着文科女的生活低能,文科女则拿那些学养深厚文理兼修的大师来痛骂工科男的“没文化”,在彼此的身上,他们都悲哀地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失败——文理工分科施教,造出了多少思维简单的技术工,比如工科男;又造出了多少五谷不分动手能力奇差只会动嘴皮子的庸才,比如文科女。
 
在磕磕碰碰的日子里,文科女伤心欲绝离家出走,不要指望工科男泪眼婆娑拼死相拥深情认错万般挽留,他在旁冷眼看你收拾行装,他沉默递上一叠钱几盒药,他替你拎上行李给你开门帮你拦下了出租,然后他一声不吭转身走人。永远遵循简约明快思维路线走下去的工科男人又怎会明白,情感线路缜密复杂的文科女人,出走的那一刻,更需要的,不是送别而是挽留。
 
他们吵架,打架,冷战,他们走进法院,他们在法官冰冷的目光中生平第一次知道,原来离婚也要一纸“合同”,合同的名字叫协议书,他们开始了生平的第一次共同学习,学习那样一种怪异的“合同”写作,他们在法官冰冷的质问中,终于看到了彼此身上难得的共同——共同的青涩,共同的懵懂,共同的悲伤。
 
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结婚时我们不懂婚姻,所有的男女都在重蹈这样亘古不变的情感覆辙。
 
婚姻这场男女对话中,一个典型文科思维的人和一个典型工科思维的人,话语体系是如此迥异,在对话进程中,从“各自星球”随身带来的东西,有的被迫摈弃,有的被打碎,有的打碎后又以新的模样重新被黏合——这就是婚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