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2/18)
关键词——西部、神秘、神奇、环保、和谐共处、亲近自然……
舞台大戏:目光一致向西
喜欢看文艺演出的人也许会注意到,最近的舞台演出,突然间时髦打“西部牌”、“环保牌”了。
11月21日,现代舞剧《藏羚羊》将在北京首演。连日来,该剧在京进行的一连串演出宣传中,高擎的“旗帜”大体有这些:“青藏高原上藏羚羊凄美的生命故事”、“世界上第一部讲述藏羚羊这一美丽的高原生灵生命历程的舞蹈史诗”等。
无独有偶。此前的10月25日至10月31日,一部意在表现藏文化风情的原创音乐剧《香格里拉》在京上演。该剧“在现场营造了一个极具特色的青藏高原景致”,如:深邃的蓝天,低垂的白云,神秘高贵的雪山,华丽的藏式豪宅,千年不化的冰川,如画的密林仙女。等等。
在接下来的12月初,一台倾中国歌舞团上下全力打造多时的综艺晚会《秘境之旅》将作为该团50周年团庆大戏隆重上演。该团团长张业生称,该台晚会荟萃“西部各民族的艺术歌舞精华”,要体现的将是西部歌舞的“新、奇、绝、美”。
一个多月间,国内几台主要原创歌舞演出,无不把目光聚焦在“西部”。这样的“巧合”颇有趣味。
对此,《香格里拉》的主创方之一、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欧阳逸冰说,“肯定是一种不约而同!事前,我连另外还有这几台演出都是一无所知。”但他的下一句话是——“这种‘不约而同’中还是有某种联系。我想,它反映了当代艺术家对西部文化的共同关注。”
谈及西部文化,无论是欧阳逸冰,还是《藏羚羊》演出总监沙立新,或是《秘境之旅》总导演陈维亚,不约而同都使用“深厚、丰富、绚烂、博大”这一类字眼。陈维亚认为,国家号召西部大开发,在他理解,不仅应有经济意义上的“开发”,还应该有文化意义上的“开发”,因为“在广袤的西部,蕴藏着一个丰富的文化宝库”。
在欧阳逸冰看来,藏民族民间艺术尤其有魅力。“藏民歌是那样好听!藏民族舞蹈是那样好看!”他此刻语气变得像个诗人。他说,譬如《香格里拉》,反映的并不仅仅是位于云南迪庆州的“小香格里拉风情”,而是“大的藏族文化、大的香格里拉文化”。这种香格里拉文化的精髓,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物质的和谐”。欧阳认为,种种“和谐”所散发的文化气息,有种宁静致远的大气感,这是西部文化的共性。“这种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搞文艺创作的人们,像挖矿藏、采石油一样,欣喜若狂地埋头挖掘来自西部的灵感火花。”
但数台舞台演出很默契地齐打“西部牌”,并不是这些搞艺术创作的人一厢情愿对西部文化的情有独钟,照他们的话说,是“投观众所好”。
一方面,舞台上似乎有很长时间尽是些浮躁、苍白、缺乏生活的东西。欧阳逸冰就认为,市场渴望更丰富更新颖的东西。而陈维亚对这种“更丰富更新颖”的理解是:那些真正源自生活的、有生命力的艺术。这种生命力,离不开“生动”、“好看”、“色彩缤纷”等要素。他说,此次《秘境之旅》正是试图以此为切入点,要“艺术性、市场性并举”。
而另一方面,如今很多都市人或多或少有某种“西部情结”。陈维亚认为,这种“西部情结”源自于很多人长期对西部了解相对贫乏,对西部文化抱有神秘感,从而生发好奇和向往的心态。在他们心目中,西部,可能就意味着“神秘、奇幻”,这些人会在适当时机去寻觅“他(她)心目中的西部”。陈维亚本人就是这样。这些年,陈的足迹几乎踏遍西部的山山水水。“每一次去,我都会被那淳朴的、‘味道’浓郁的民族民间歌舞感动、吸引着!”而欧阳逸冰也声称“在藏区,灵魂得到净化!”他在今年3月去迪庆采风,“在那里,天是那样透明,山是那样崇高,旷野是那样空旷。在那里,才真正领略到什么叫静谧和安详。”欧阳将这种“西域情结”归结为“其实是现代人对精神境界一种更为纯粹的追求”。
这种“心灵追求”,被《藏羚羊》演出总监沙立新认为是他们争推“西部题材”的市场契机。沙立新不讳言,当初选择“藏羚羊”为题材,也是出于藏羚羊这种高原濒危动物在一般人眼里的那种神奇感。这种只生存于青藏高原上的动物,尽管外表普通,但见过它的人少之又少;加之这些年有关其皮毛的名贵、它大量被掠杀的种种惨况,都使得“藏羚羊”完全不同于其他动物。因此,“从创作角度看,‘藏羚羊’艺术形象先天就占据了原创性和独特性,这是票房保证的一个要素。”
除了打出“西部牌”,几台演出还争相为自己披上“环保”的包装。《藏羚羊》就声称自己是“首部原创环保题材舞剧”、该剧还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长才嘎请到了该剧的新闻发布会上,并适时宣布,要将该剧利润的10%捐献给可可西里和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用于藏羚羊保护。“为了最后的藏羚羊”成了该剧的一大宣传卖点。沙立新称,“我们要表现的不是‘披着羊皮的人’,而是鲜活的藏羚羊的生命故事。人和动物、人和自然,都是这部舞剧要展现的主题。”
《秘境之旅》也不甘示弱,总导演陈维亚声称“环保的概念始终贯穿整台晚会的节目编排——从舞美、音乐、节目编排到观众席设置”。他透露,在这台有歌、有舞、有杂技、有魔术的综艺晚会上,活的梅花鹿、活的孔雀将一一走上舞台。同时,观众席的安置也将体现“亲近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理念。陈维亚称,实际上,《秘境之旅》只是中歌将推出的“大型绿色原创中国歌舞”之一,此后还会有之二、之三,要做成一个“绿色”系列。
而在《香格里拉》的主创者那里,“香格里拉”藏语里蕴涵的“心中的日月”之意,本身就代表了该剧的环保理念。欧阳逸冰说,《香格里拉》表现的是人类对美好家园的共同追求,这里头蕴涵的“天人合一天地合一”理念,正是人类最原始的环保思想。
不过,“西部牌”也好,“环保包装”也罢,无非都是意在击中现代人的心灵“七寸”。但毕竟,市场才是最终的试金石,任何“包装”也终究是要被脱掉的外衣,“一致向西”是否能一致叫座,等着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