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12/06)
每个人心中,多少都有些尘封的记忆,这些记忆,有时候会伴着几首烂熟于心却羞于出口的老歌,在心的深处飘荡。于是,当央视
2000年1月27日在北京工体推出首次《同一首歌》大型歌会时,响彻全场始终的一首首中外老歌,带来的一个个“光阴的故事”,一度让怀旧的男女老少泪眼婆娑恍若隔世。
怀旧之风继续吹。随着“同一首歌”歌会之二、之三陆续出炉,“同一首歌”火了!歌会很快衍变成一个固定栏目,成了每周五央视3套《新视听》的一部分。
既然成了一档固定栏目,谁来撑台至关重要。《同一首歌》开始“固定”面孔。央视有著名的“心连心”艺术团,笼络了一大批和央视关系特铁的文艺明星,歌手占了大壁江山,而其中,大牌歌唱家、当红歌星济济一堂,也免不了个把混迹歌坛多年仅泡了个“脸熟”的小星。这些人等,成了《同一首歌》的当打主力。每一台《同一首歌》,永远是这些熟面孔。至于是哪些熟面孔,常看节目的人心知肚明,用不着在此一一罗列,否则岂不是免费替其宣传了一把?
“面孔”是固定了,曲目却反其道而行之,做到了“包罗万象”。不再仅仅是《深深的海洋》、《共青团员之歌》、《山楂树
》,也不再仅仅《再回首》、《是否》、《又见炊烟》,当下时兴的“韩流”“说唱式”,同样蹦蹦跳跳上台来。很多时候,想通过歌声再怀旧一把的我们,却见到一帮半大不小的染着黄毛的小子或丫头,卖劲地伸腿挥拳晃脑袋嘴里念念叨叨着我们听不懂的语言符号,据说他们很“动感”也很“神秘”,还是些“美少女”。
这样一来,《同一首歌》的定位,反成为一个谜。其出道伊始,可能只想着做一锅地道平实的小米粥,可慢慢地,这锅纯正的小米粥,搁了几勺糖,又挤进去一管芥末,再放了一斤花椒,说是为迎合各方口味,但如此一来,小米粥还是小米粥吗?
如果就此说《同一首歌》有“推陈出新”之意,显然又言过其实。时下已接近过气的星,早年间一炮打响的那一两首“首唱”或“原创”,在《同一首歌》却找到栖身处——举最简单的例子,那首20年前走红内地的《迟到》,那首甜歌《轻轻地告诉你》,如今是某过气男星和某复出女星必使的“杀手锏”,走哪儿唱到哪儿。凭“歌”而论,还算味道不错的菜,但让人这么顿顿吃,做菜的手艺倒是玩精了,可就不揣摩食客们腻不腻味!
但最让我心生疑惑的,还得说是“走四方”后的《同一首歌》。据说,它到过新疆,到过玉门,到过大庆,俨然在树立“亲近基层”的形象。可别忘了,可它也到过台湾到过香港这些“祖国大好河山”。而所谓“下基层”的演出,除了每地的演出现场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外,全副武装的警察保安处处闪现于镜头中,这条装备精良的“警备线”,倒成了比台上的“星”们更“靠近基层百姓”的一景。
当然,《同一首歌》栏目还不能白白搁着其优厚的电视资源不用,因此,他们将演出花絮做成了一集集“纪行”,不厌其烦地向我们述说“演员不怕风不怕雨的幕后故事”。印象颇深的有这样的电视画面:星们在奔赴玉门(海拔不到2000米!)的大轿车里纷纷吸氧,《同一首歌》那位著名的女总导演在激动万分地感慨某高打“西藏后代”招牌的女星甘冒“高海拔危险”坚持演出,那位女星更是一刻不停地唠叨着自己的海拔反应及对玉门人民的“深情”。我和同行恰巧在海拔比其高的出差路上共同收看此节目,这帮数次去过海拔四五千米的小百姓惟有纵声大笑——“蒙谁呢!”
而反过来,这么长时间,倒还没见有哪集“纪行”,说演员们如何香港疯狂购物如何台湾日月潭揽胜的。
“神秘嘉宾”也开始“神秘”得让人莫名其妙。《同一首歌》那位总导演,多次作为“神秘嘉宾”笑吟吟亮相于自己一手打造的节目中,其颇具特色的黯哑声线还大有越说越欢之架势。这我一直想不明白,作为央视文艺部一有为女中年,成名早在《同一首歌》之前,缘何老了老了,倒如此急于摆脱“垂帘听政”的传统形象,非让人一睹芳容?事实上,已吃到“鸡蛋”的观众,未必就有兴趣非得看“生鸡蛋的鸡”长什么样儿。再者,屡屡亮相于自己攒的节目里,这“神秘”又“神秘”在哪儿呢?可是,有总导演这样的“神秘嘉宾”领着,现如今的《同一首歌》,常常就演变成“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圈内PARTY。
最近《同一首歌》几次“走进温州”、“走进永康”等浙江数地的演出,又让我们看到《同一首歌》的另一“前(钱)途”——歌声搭台,经济唱戏。
这几次的《同一首歌》,照主持人的话说,“正逢‘A地A经济洽谈会’、‘B地B商品交易会’在此召开”,于是,《同一首歌》演出都“赶上了”。可是,还那句话,“蒙谁呢!”在一连串“浙江系列”中,演员阵容基本是同一帮人马,歌还是那几首歌,“神秘嘉宾”基本一致,当地政要富绅人士的欢笑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舞台布景——A地高挂“A地A经济洽谈会”的横幅,B地高挂“B地B交易会”的横幅。能够说明问题的,还有片尾的一大串赞助单位名单。此情此景,处处流露着一股四处“赶场”的商业气息,哪来的“走进基层”的平实?
从怀旧风里走来,向变相的“走穴赶场风”走去,沿着如此轨迹一路高唱的《同一首歌》,已经很难让我们听懂“歌”里的真情与诚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