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性

(2006-08-31 06:40:24)
分类: 两性物语
从小到大很自鸣得意的一件事是,记性特好。因为这个优点,没少得长辈的夸奖。每当爸妈为聪明伶俐却偏爱丢三落四的姐姐伤脑筋时,我这部“正面教材”就成了姐姐自我教育的“一面镜子”。因着记性好,不单不爱丢东西,连带所有要背要记的学科,在念书的那15个年头里一直也都是轻松应对过来的。
 
这记性好到了什么地步?即便是些八卦常识,或者急匆匆间需要就地记下的数字、号码什么的,只要当时我愿意,稍稍凝神片刻,转悠一下脑筋,多半都能过目不忘,往往以此成为家人朋友的“活辞典”。以致于这几年有不少人鼓动我参加《幸运52》或《开心辞典》诸如此类的“知道分子”游戏节目,因为这些节目多半考的是平素可强记下来的八卦知识,而朋友们常常发现我总能比电视里的选手还要快地抢答出正确答案。
 
久而久之,“记性好”就成为我的一个“标签”,在熟人圈内有口皆碑。
 
然而,最近几年,却越来越晚节不保,尤其是在过日子方面。
 
先是,常常把某个电话随手一记,过两天想起用,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那电话我给记哪了、那张纸头又被我搁哪了。再就是,发生了几次这样的事:把钥匙留在门上忘了拔下,差点让它在门上过夜!——这类事可就不是小事了,每回想起都后怕。造成“既成事实”的堵心事还包括:在自个儿眼皮底下一眨眼功夫就让小贼“顺”走一部当时价值5000多的摩托罗拉V70。等等。
 
这个月,更是接二连三出了丢东西、找东西的糗事。
 
那天,为了找羽毛球卡和游泳卡,我折腾了整整5个钟头,最后把整个家翻找得底儿朝天,跟刚遭抢劫似的。被翻找的范围遍及屋里的边边角角:七八个平时轮番用的挎包、背包;四五个装满杂物的大抽屉;三四个装各类票据的旧钱包……每一个抽屉,每一个背包、钱包,都被我悉数腾挪出来,连掏带翻了好几遍。
 
往往是这样:要找的东西越不见踪影,就越觉得那些尚未搜寻的地方,都可能是其藏身之所。当沙发上、地板上处处堆满乱七八糟的各类东东时,我已经开始打那个装着几十袋相片的立柜的主意了。可看着堆积如山的一摞摞照片,想象到那将是一个浩瀚无比的搜寻工程,头皮就开始发麻,几十袋照片“借机”逃过了一劫。但我的怀疑范围继续扩大。当老公帮我对各个角落重新捋了一遍后,在厨房的我突然又是灵光一闪:“在暖气边上的壁橱里?要不,就在几个大衣柜里?”
 
猜猜球卡和游泳卡最终在哪?在我找了3遍的一个小挎包的最小一个拉链夹层里。然而,两张卡出现在眼前的那一瞬,我却一点惊喜的冲动都没有。那一刻,我已经说不清,折腾这么大半天,到底是为了那价值千几百块钱的卡,还是整个人掉进一种“跟自己叫劲”的无意识状态中?!
 
这场搜寻好歹还算有个好收场。可是,另一桩糗事,则不得不以换防盗门锁“悲剧”告终。
 
出门吃晚饭时,是我拿着老公的钥匙锁的门。他的那个钥匙包鼓鼓囊囊装了十几把钥匙:家里的,单位各个抽屉柜门的,楼道防盗门的……他的全部身家“命脉”,全都在上头了。事后我脑海里能回忆到最后一个情景是:锁门后拔钥匙时,我还觉得某把办公室钥匙长相古怪,把玩了几秒钟。但在锁门后几个小时里,我就把钥匙的事扔脑后了。驱车赶往吃饭的地儿,拿号排队近一小时,又美滋滋吃了一小时,当满足了口福的我们回到家门前,掏钥匙的那一刻,彼此愣住了。
 
汽车里,家门到停车位间的楼道院内,打了无数电话追问餐馆甚至后来还亲自跑去餐馆找了一圈。该找的地方都找了。好在,他同事那里放有我家的备用钥匙。进得家门的时刻,是晚上11点。接下来继续打着手电筒楼道院子里外找了几圈,又试着问了半天楼里的电梯工。一无所获。实在无法确定钥匙丢院里还是楼道里,这个“不确定”让人忐忑。于是,“钥匙事件”的尾声,是翌日清晨叫来防盗门公司的人,将门锁彻底换了。
 
你可以想象那两天我的尴尬、紧张与懊悔。因为晚饭是我乌泱非要出去吃的,门是我锁的,钥匙是我拿着的,但那个鼓鼓囊囊的钥匙包与我“最后的亲密接触”究竟结束于何时何处,却是至今我一点也无法记起的。
 
这几起事情的发生,让我隐隐感到一种沮丧和对自己的失望。从一贯对油盐酱醋针头线脑搁哪儿都门儿清的人,到接二连三丢东西都不知道怎么个丢法的人,这样的巨大落差,对一贯有好记性的人的打击,较之于那些一向丢三落四的人,或许更强烈些。我眼睁睁看着“好记性”这个标签,正在逐渐远离我,蜕变成了回忆中的一种东西,成为我的一个过去。而这,算不算是年岁渐大的一种“必要的代价”?
(2003-06-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