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纹白玉璧:三门峡虢国博物馆 镇馆之宝之1

(2011-06-13 14:36:37)
标签:

龙纹白玉璧

三门峡

虢国博物馆

镇馆之宝

杂谈

分类: 镇馆之宝

    一、虢仲墓是如何发掘的? 盗墓狂潮下的“完璧”

    三门峡虢国墓地是20世纪50年代修建“三门峡大坝”时发现的,当时就曾引起轰动。在郭沫若的建议下,当时发现的车马坑被保留了下来。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地居民因为建房,不经意间发现了古墓葬,引起了疯狂的盗墓狂潮。

      龙纹白玉璧:三门峡虢国博物馆 <wbr>镇馆之宝之1

    当时的三门峡文物工作队队长宁景通告诉记者,为了抢救文物,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省市文物部门对虢国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当时虢国墓地北区到处是被挖的痕迹,十几个明显的盗洞让人触目惊心。宁景通说,当时考古队先挖掘了一个有十几米深盗洞的大墓,这个墓就是著名的虢季墓,因被盗未遂,出土了大量的精美文物,引起全国轰动。

    随后开始发掘编号为M2009、周围有好几处盗洞的墓葬。发掘时很多盗墓贼云集三门峡,猖狂到把已回填的虢季墓又挖开。在发掘M2009的关键时期,12名武警战士荷枪实弹24小时保护。工作人员被告知:为避免误伤,晚上千万不要出去随便走动。这座大墓万幸的是也没有被盗,文物之多从没见过,发掘时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后来经过清理,出土的玉器就有700多件(组),龙纹白玉璧只是其中之一。发掘中发现了10件用玉片做成的遣策(古人在丧葬活动中记录随葬物品的清单),上面有用毛笔书写的“南仲”字样。南仲是西周宣王时的王室重臣,他能来参加葬礼,可知墓主人生前的社会地位。后来发现不少文物上有“虢仲”字样的铭文,由此断定墓主人是虢国国君虢仲。

               龙纹白玉璧:三门峡虢国博物馆 <wbr>镇馆之宝之1

    二、墓里为何有那么多玉器? 虢仲是个玩玉高手

    虢仲墓被评为199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是截至目前虢国墓地已发掘清理的形制最大、规格最高、出土器物最丰富的大墓,尤其是多组成套的铜礼器和大量的玉石器无与伦比。令人奇怪的是,虢仲是西周晚期的人,但他墓葬中出土的玉器不仅有西周的还有商代、甚至红山文化时期的,有些玉器甚至和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

    三门峡虢国博物馆馆长解释说,虢仲墓出土的玉器主要是新疆和田玉,也有少量岫玉,没有河南独山玉。依用途可分为礼玉、佩玉、殓玉、棺饰、用具、饰件等七类。200余件仿生动物玉雕,如玉龙、玉凤、玉兔等,雕琢细腻,栩栩如生,几乎囊括了北温带地区常见动物的所有品种。特别是殷商时期一些圆雕的作品如玉象、玉鸽、玉蜘蛛,更是形态逼真,令人拍案叫绝。

    为何虢仲墓随葬如此多的商代玉器?专家认为这些玉器应是周灭商的战利品。《逸周书·世俘解》记载,“凡武王俘商,得旧宝玉万四千,佩玉亿有八万”。这些记载不断为燕国、晋国、虢国等贵族墓地出土的大量商代铜器和玉器所证实。虢仲墓出土的玉器在虢国墓地中是独一无二的。其对玉器的迷恋程度,可以说虢仲是一个玉器收藏大家。
           龙纹白玉璧:三门峡虢国博物馆 <wbr>镇馆之宝之1

    三、为何会有天子才能佩戴的白玉? 龙纹白玉璧来自周王室

    我国古代玉器的佩戴与使用有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根据《礼记·玉藻》的记载,只有天子才能佩戴白玉,虢仲只是诸侯级别,却出土有龙纹白玉璧。专家认为,白玉璧应当出于周天子的王室玉作坊的专门制作,是周天子赏赐给虢仲的。

    那么周天子为何赏赐如此贵重之物呢?虢仲是虢国的国君,同时也是周厉王的卿士,执掌朝中大权,曾在征伐淮夷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厉王十三年,淮夷大规模骚扰周室,周厉王御驾亲征,虢仲等军事首领率部队出击,大获全胜。这在《后汉书·东夷传》中有记载。虢仲打了胜仗,十分高兴,铸造了12件青铜盨(xǔ),记载这次来之不易的胜利:“虢仲与王南征,伐南淮夷,在成周,作旅盨。兹盨有十又二。”这次征伐淮夷效果非常明显,不仅震慑了其他诸侯国,而且使淮夷地区成为周王朝贡赋的重要来源。虢仲有此大功,得到周天子赏赐龙纹白玉璧,应该是受之无愧的。

    璧是古代玉礼器中的重器,象征着财富、权力、身份。大家都知道“完璧归赵”的故事说的那个和氏璧,龙纹白玉璧记录着虢仲的汗马功劳,但遗憾的是虢国灭亡也和玉璧有关。虢国的盟友虞国贪图晋国的白玉璧和千里马,借道给晋国,结果演绎出了“假虞灭虢”、“唇亡齿寒”的千古悲剧。

               龙纹白玉璧:三门峡虢国博物馆 <wbr>镇馆之宝之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