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谜:五璜组玉佩——虢季夫人的奢侈首饰

三门峡虢国墓地是西周至春秋时期虢国的公墓,不仅埋葬着大量的虢国男性贵族,也埋葬着许多贵族夫人。这些贵族夫人墓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出土的玉器多,质量优,组合佩饰多样。在这些墓中,地位最高的是编号为M2012的大墓,不仅有大量的玉器单佩,还有体现其身份地位的大型组合玉佩——五璜组玉佩。
这座墓共出土文物1506件,其中铜器394件,玉器806件。专家们根据出土文物推断,这座墓的墓主人是个女性,又因为该墓距离虢季墓很近而且等级很高,应该是虢国国君虢季的夫人墓。虢季是谁?虢季就是虢国墓地上世纪90年代考古发掘的第一座大墓M2001的主人。该墓出土各类文物5293件,改写中国冶铁史的
“中华第一铁剑”就是出于此墓。据专家研究,“虢季”就是西周历史上有名的虢文公。作为虢文公的夫人,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奢华可想而知,这从墓葬出土的玉器中也可见一斑。

当考古人员打开M2012内棺时,墓主人贴身覆盖和佩戴的玉器密密麻麻,令人目眩神迷。只见墓主人耳挂玉玦、颈戴玛瑙珠组合项饰、身佩五璜组玉佩,左手腕戴玛瑙与绿松石组合腕饰,右手腕戴玉管与佩件组合腕饰,身上覆盖着玉璧、玉璜等礼玉,身旁散布着动物形玉佩饰,手握玉管,足踏玉圭,几乎用到了当时所有种类的玉器,以至于2800年后的考古工作者发掘时都感觉无从下手。
她为何要随葬这么多玉器呢?一是因为古人认为玉器可以保护尸体,“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作为虢国国君夫人,自然希望自己永垂不朽。二是因为女性本来就爱美,玉器温润晶莹,色彩瑰丽,身份高贵又有经济条件的国君夫人自然要随葬大量玉器,以使自己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享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被美玉覆盖的国君夫人,并未实现不朽的祈愿,2000多年后,她的骨架大部分朽成粉末,仅余部分肢骨和牙齿;而其随葬的美玉包括这件五璜组玉佩,依然奢华无比,温润如初。
M2012所出土的五璜组玉佩,不仅是虢国夫人墓中出土的规格最长、组合件数最多的一组装饰性玉器,而且是最能体现墓主人身份地位的礼仪性玉器。因为整个虢国墓地共出土了三组联璜组合玉佩,其他两组都是在国君墓中出土,就连虢国太子都没有享受这种待遇,可见拥有该玉佩是多么的荣耀!这组五璜组玉佩由一件人龙合纹佩,五件形态各异的璜,368颗红色或橘红色玛瑙珠,16颗菱形料珠相间串系而成。五件玉璜自上而下排列,依次是鸟纹璜、素面璜、尖尾双龙纹璜、人面双龙纹璜、双首龙纹璜。整组佩饰组合完整,制作精细,串系讲究,色彩瑰丽,是该墓出土文物的精绝之作和代表。
这组玉佩复原后的长度达到了64厘米,这么长的佩饰怎么佩戴呢?因为墓主人的骨架已经朽化了,不知道她的具体身高,但不管多高,这种大型多璜组玉佩饰戴起来并不轻松。但是,当时的贵族夫人还是趋之若鹜。其原因在于佩戴玉组佩饰后,看上去华美无比,而且走起路来玉佩轻轻撞击,声音很好听。同时,这与当时贵族所标榜的步态也有关,身份愈高,步子愈小,走得愈慢,愈显得气派出众,风度俨然。

二、解谜:“梁姬罐”——揭秘国君夫人来历
虢季夫人墓是三重棺椁墓,陪葬的大批青铜器都放在外棺和椁之间,但是考古工作者却在外棺内发现了两个不大的青铜小罐。其中一件青铜小罐的盖内铸有两行五字铭文。前三个字为“梁姬作”,后两个字人们认识不一。发掘者将其命名为“梁姬罐”,并认为梁姬是这座大墓的主人,梁姬为姬姓梁国女子嫁到虢国,身份为虢国国君夫人。
梁姬真是虢季夫人的名字吗?专家介绍,梁姬是古代女性的称谓。梁姬应该是姬姓女子嫁到梁国之后的自称,也就是说梁姬应该是梁国的夫人。梁国的夫人死后怎么可能葬于虢国贵族的公墓内?专家分析说,梁姬罐应出自梁国,推测有两种可能,一是梁国转赠虢国,二是被虢国抢夺而来的。但最大的可能是梁国赠与虢国的,具体地说应是梁国国君夫人梁姬在其女儿嫁到虢国时,把心爱宝贝作为嫁妆送给了女儿,或者是梁国国君夫人梁姬专门为女儿作的媵(yìng
)器。正是因为这两个小罐是从娘家带来的,死后也就放在了离自己最近的地方。关于“梁姬”的身份有不同的说法,但我们认为,“梁姬”不是M2012的墓主,梁姬的女儿才是墓主人,是虢国国君虢季的夫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