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黛乱子
哦,天哪!
从很多古代石刻和造像中可以看到,中国人应该是有着浓厚的太阳崇拜情结的,可在现实生活中,中国人又似乎特别喜欢月亮——天上的月亮引发出来多少诗曲书画和故事就不说了,地上的地名以月亮命名的,可能也数不清,月亮湾、净月湖、月牙泉、月亮山、日月潭……网上搜来看看吧,都老有名了。
有人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太阳是实用的,人们需要它的光明、温暖还有衣食住行;月亮是审美的,人们需要它提供情绪、情感、情义的寄托。想起一句古话,“晚上千条路,明朝卖豆腐”,不知是不是跟月亮的浪漫、太阳的务实有关。
不过我今天想说的是个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叫月牙岛,是本地市郊开发出来的一个小景点。那里既不是岛,也不像月牙,纯粹是从芦苇荡子里开出来的一片空地,名字只是为了增加一点诗意。然后撒上花种子,春有熏衣草,夏有荷花塘;秋天本是万木萧然的季节,可是那里的波斯菊、网红草却风头大盛,俨然不把秋风当回事儿,引来一波又一波红男绿女、苍发老人。
这网红草是个什么东西?网上说了,学名叫“粉黛乱子草”,株高可达30-90cm,花期9月中至11月中,花穗云雾状,无香。为什么叫这么个名字?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这就是科学和生活的不同态度吧。
丢开这些一点都不好玩儿的术语,“粉黛乱子”这个名字可就太有意思了,“粉黛”加上“乱子”,有多少空间供人发挥想象啊!小资圈子,贵族世家,公卿王府……甚至宫廷心计。
林奈说:“你不知道事物的名称,就可能忘掉这个事物的知识。”现在我们知道这种植物有两个名字——因为知道它叫网红草,昔日柴莺自啼的芦苇荡,如今车来车往,游人如织;因为知道它还叫粉黛乱子,我们可以尽情驰骋自由的想象,别忘了它们是生长在月牙岛啊,至少可以组织出这么一句颇有时代特色的话,“月牙岛的粉黛乱子如今成了网红草”。
是的,粉黛乱子成了网红,无数相机、手机对着它们咔嚓咔嚓,昔日在这里生活的芦苇只好退避三舍。夕阳下,被赶出家门的芦苇们远远地静默着,或许心头还会颤动当年那首老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寂寞吗?还是孤独?我曾经说过“寂寞是无人理睬,孤独是无人理解”,那是把一个人放在外部世界里感受的;如果把人放进他的内心世界,那又当是什么样的况味呢?“无聊是抗拒孤独,怡然是享受孤独”,这样说,被抢占了家园的蒹葭们应该不会泪流满面吧?
2019.10.2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