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苍苔

(2018-07-14 07:58:07)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苍苔

 

 

苍苔
哦,天哪!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的小屋究竟有多么简陋,他在简陋的小屋里找到的到底是寂寞还是自得,我琢磨过,查阅过,但是没什么明确的结果——都是过去的事儿了,怎么翻腾也不可能了解当事人的心理和感情体验。倒是沿着台阶逐级蔓延的青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青苔在台阶上一点一点地铺开,那得多安静啊!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可以作为注脚,喜爱清静的人,是那样的爱惜青苔,哪怕红杏在枝头把春意闹出了墙外,自己依然愿意守着一份清幽,不愿轻易打开柴门。
    是的,每次看到青苔——密林深处,河边石上,被人遗忘的小路边,乡村老树的皱纹里——原本热切的渴望,哪怕是探幽的情致,都会立刻凉却、漫漶、消融。那细密的绿色绒毛,宛如初生狗娃的小舌头,轻轻地舔一下人的手指,就能让人放下一切恶意、虚妄和追逐。
    苔是个多么奇异的生命啊!柔弱、晦暗,生长在最不惹人关注的角落,不能果腹,也不能御寒,可是看到了,你就不能不安静下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说的是山水对人的安抚,山以其高峻折服人心,水以其灵动荡涤灵魂,那么青苔呢,它们的能量蕴藏在哪里?
    不高大,不美丽,不神圣,不洁傲,我曾静静地端详一处山石缝隙里的青苔,似乎只有卑微是它的特质。哦,只需一点温度和潮湿就可以活下去,它给人的暗示就是所需甚少而无所干求吗?青苔以其卑微恬淡,宁静地筑起了人的内心与万丈红尘之间最后的屏障。
    突然想起走过的一些古城、小街,总觉得缺少韵味,整体氛围显得很浮躁,当时以为是仿建时间太短,炒作过头导致游人太多;如今仔细想想,竟然不是,而是没看到可以长青苔的地方。“可以长青苔”,那是一种悠远的期待,当时光流逝,繁华落尽,小街依然会存在,不像舞台,人散了,道具也就拆了。
    读过一些文章,讲的是从小到大与土豆的爱恨纠缠,讲的是家乡山坡上一棵老柳树下的喜怒哀乐,讲的是一块石头的流浪经历,讲的是一杯酒的波诡云谲……生活中,任何事物,一旦与人的生活、生命相互映射,就会生发出很多趣味。
    滋养苍苔的,或许就是这些微不足道而又绵长的故事和趣味吧,苍苔又拿来滋养有缘的芸芸众生。
                                                      2018.7.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生死
后一篇:生活的分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