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生活的分量
(2018-07-17 14:14:37)
生活的分量
哦,天哪!
马上要上高中了,孩子心里肯定有些不知所措,那天突然问我:学习与生活之间应该怎么平衡?他喜欢跟我聊历史,聊世界大事,聊宗教和迷信的关系,七七八八的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主题,这样认真地讨论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儿似乎不多见。
我说:从大方向来说,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反过来;从具体操作上讲,必须保证身体舒适和精神愉快才能搞好学习,不能因为想学好反而弄得情绪混乱。他静静地听着,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又问:不论遇到什么情况,生活都是第一位的,是这样吗?我说是。
这是我一贯态度。
旅游回来的路上,中考成绩发布了,朋友家的孩子没考上理想中的学校,我家孩子认为自己的成绩与期望值有一些差距,于是都不开心。告别的时候,我跟朋友家孩子说:记住,里子永远比面子重要。我试图告诉孩子,成绩发布前后你没有变,唯一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情。
另一个朋友家的孩子今年高考,自己认为成绩不理想,但是也被本一大学录取了,却在闹着要复读。有什么必要呢?谁能预测明年一场考试下来会是什么结果?多少年的高考,多少人的复读,几乎都是在拖延面对现实、走进生活的时间。我跟孩子说:咱们说好了,三年以后从考场出来,考什么样就什么样,不说没发挥好,不说如果什么什么。孩子笑着说:放心,我绝不抱怨,绝不复读。谁知道呢,也许到时候又有许多心有不甘。
很多朋友、同事为我的孩子考上了理想的高中表示祝贺,我的心里却另有所思,私下跟孩子说:如果没考上这所学校咱们怎么办?孩子故作轻松说:那还能不活啦!是的,这正是我想让他看到的,进而对自己、对同学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多考几分少考几分而已,人还是那个人,世界也还是那个世界。
面对孩子重大成长事件,谁也不可能波澜不惊,除非他不爱自己的孩子,不过不同人惊的内容可能不一样。比如说我吧,我在想,从此这个小东西就要自己去面对很多成年人都胆怯的难题了吗?从此他能跟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就要越来越少直至他写过的“静待花开”那个样子吗?从此这个孩子就要一步一步走向社会的深处了吗?从此他就要自己试着回答“生活跟学习”、“生活跟工作”如何平衡之类的问题了吗?……也许他还在懵懂中,而我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他在《茶卡》里写过一个面向佛塔口中念念有词的小姑娘。我说这个形象写得好,他自己也很得意。可是,我还有一句话没说:十年或者二十年后,如果有缘再次在这座佛塔下相遇,小姑娘长大了,她口里念叨的还是今天这样的内容吗?
陈洪金有一篇散文叫《山褶里的虱子》,我不喜欢这种对山民的比喻,但是非常赞成文中深入浅出的比较和分析。他说:“山林给孩子们的童年呈现出了飞翔的欲望,等他们成年以后,山却把他们交给了神,让他们为了谷物和水,为了猎物和田畴,一年一度地点燃纸钱,向着月亮和太阳居住的天空,喃喃自语地祈祷。”
读到这里,眼睛非常非常酸胀。生活,人生,人类啊!——我们知道自己是个什么形象么?
2018.7.16-17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