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打望重庆
(2018-06-25 07:48:09)
打望重庆
哦,天哪!
今天得跟团走,天坑、地缝在武隆,单程三个小时多,山高路远,靠自己是没有办法成行的。
车子出发不久,导游小陈就开始介绍重庆的地理风物,讲了所谓“重庆三美”——美味、美景、美女。美味美景都不说了哈,不到现场说也没用,那得亲眼去看,亲口去吃。
先说说美女吧。小陈说,重庆出美女,重庆人看美女不叫看美女,叫“打望”,也不知道字是怎么写的(有朋友留言,说是“打望”),只好先这样记着。她说重庆人“一天不打望,心情不舒畅;两天不打望,视力要下降;三天不打望,会得白内障”,可见爱美是重庆人的一大天性,难怪城市打理得这么漂亮。说这几句顺口溜时,她用的是重庆话,一下就把这里人的神态勾划出来。
我们行色匆匆,不能像重庆人那样悠闲自得地“打望”,只能在游玩的间隙偶尔“掠美”一下。从地缝出来,路边卖小吃的大嫂大妈们大声招揽着生意,那声音调调实在好听,“玉米”、“冰淇淋”,这些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语汇,让她们喊出来,先低,后高,最后再低下去,一波三折,绵延温婉。我们走出很远还在学。我们故意逗她们,你们说的啥呀,我们听不懂。她们笑:重庆话是最好懂哩,啷个听不懂哩?重庆话确实好懂,虽然发音方式与普通话差距非常大。
我就想了,一个地方漂不漂亮、人漂不漂亮,很重要的一点是有没有审美自信——你想啊,一个人天天觉得自己是个丑八怪,哪里还有信心打理自己?哪里还知道如何打理?气质气质,那口相信自己的气都没了,还谈什么质!
当然,这审美自信也不能凭空产生,它与外界的评价是相互促进的。重庆的美、重庆人的美、重庆话的美,肯定与这里的先天环境有关系。大家都说这里美,他们就想把这里打扮得更美,如此循环,几千年下来,人也美了,吃的也精了,连说话也越来越好听。
天坑地缝是我上次来重庆留下最深的印象,陪他们走了一趟,尽管他说更喜欢天坑,她说更喜欢地缝,但大家的总体评价是“不虚此行”,真好。有位老先生,过天龙桥、青龙桥,来到黑龙桥前,听到很多人在“噢噢噢”地长啸,也忍不住“哦”了一下,声音嘶哑而短促,像老犬呜鸣,把我跟孩子逗得大笑,我说我一定要记下这个细节,就叫“英雄气短”吧。
在天坑和地缝里行走,我一直提醒“回头看,回头看”,那些奇异的山形地貌,从每个角度看,都有不同的韵味,匆匆走过,太可惜了。
然而还是得匆匆走过,用导游小陈的话说就是“饱饱眼福”。从天坑地缝出来,我提醒孩子:回头看一下……孩子回头看了半天,说:没什么特别的啊。是的,已经没什么特别的了,刚刚看到的一切雄浑、奇异、秀美都不见了——群山在人确认自己走过之后,悄悄地放下窗纱,拉起窗帘,关上了大门……青山翠竹,绿水蓝天,天坑地缝之外,这里与南方任何一个地方无异,而当我们轻轻走近,任何一座山、一条河、一个人,又都与别处不同。
2018.6.23-24重庆解放碑公寓酒店R2座2610室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