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城重庆

(2018-06-24 06:31:04)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山城重庆

 

 

山城重庆
哦,天哪!
    果然闹肚子了,早上起来,个个呲牙咧嘴,不停地找卫生间,不过没人后悔,似乎就应该这样。不管啥事,只要心里认了,就无所谓好坏。
    折腾到九点多,才乘车去歌乐山的白公馆、渣滓洞。白公馆维修,只好去渣滓洞。人和车简直要把那个巴掌大的地方撑爆了,很多人说:这么点儿地方,关押三百多个犯人,简直莫得人性!可是仔细看看现场的游客,几千人总是有的。
    当年“长官没看到的、没想到的、没做到的事情,我们要看到、想到、做到”之类的标语依然蓝在墙上,小院儿里的橘子或者橙子树结了很多青色的果子,而七十年前的那些人、那些事儿,如果不是一部《红岩》,已经复原不了多少。
    有点儿感慨:那是一场多么残忍的人格蹂躏、人性扼杀啊,如今竟然成了景点!人,不论做了好事还是坏事,有了影响,就成了后人的风景……
    磁器口原是江边码头,据说哪位皇上曾经来过,还兴起了砂瓷,可见当初繁华的程度。后来怎么就衰落了呢?因为衰落而得以保存,如今又成了游人的热点,一条小街无数店铺,吃的喝的玩的,无法一一描述,人家做到了,我们可能想都没想到。你可以想象得出有多少人在那条小街上蠕动吗?到一处蚁穴密集的草丛里,扔一小片肉骨头,半个小时后去看看吧,就是那个样子。多亏是同类,换成任何其他东西,人人都会患上密集恐惧症。
    从西头走进去,一直走到东头江边,没看到码头,我说上次来还有的啊!也许我们走错路了,人太多,转身都费劲。两个孩子怃然,跟着我们往回走。太阳出来了,不蒸桑拿了,改成烘烤。我跟儿子边走边聊天:这就是大冰嘟囔过的商业化程度太深吧,文化已经没有立足之地,即便有一点,也是给经济当当吹鼓手,自己,啥都不是。什么时候文化才能不沦为附庸呢?也许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还要经过衰落,慢慢沉淀那么一点点。
    提起大冰,儿子就来劲,他特喜欢那种“不正好”的表达风格,“她有个美丽的背影,修长的腿、纤细的脖颈和腰,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这是他描写一个美女的话,这个陌生女子曾跟着他徒步珠峰。磁器口小街上大小美女多得一塌糊涂,要是用大冰的话说,那就是把眼睛撑死了。
    几年前和一起培训的朋友乱逛,他还质疑“山城多美女”的说法,当时我给他的解释是“漂亮的女孩子,要么在家里,要么在车里,所以你没看见”。今天看来,当初他是没走对地方。
    在张抄手小吃店,看到墙上有一首小诗《忆山城》:雾雨笼江南,隐现几船帆。漫山梯子路,人面比花颜。虽然浅白,却是重庆的真实写照。
    白天看重庆,觉得它应该属于云南,山势起伏,两江萦绕,楼宇高低错落,这座站在那座肩上、头上,总让我想到芦笙,“阿哥阿妹情义长,好像那流水昼夜淌……”夜色里的山城不像白天那么“雄起”,雾色迷蒙,华灯璀璨,盛开的花丛一样,娇媚得很。
    晚上去朝天门码头,广场在改造,就又跑去千厮门大桥,拍了一圈儿洪崖洞和江景。下了一阵雨,我们躲进家乐福超市,跟卖老人鞋的小女孩聊了一阵子,主要想蹭人家的凳子坐,跑了一天,脚疼。孩子他妈不自觉地冒出本地方音,出来以后我们都说不像,本地人说话拖音长,绵延起伏,韵味十足。
    跑到过江索道那儿,想去坐一趟,可排队还得一个小时,已经晚上九点多了哎,这些人都疯在重庆了。我们不行,明天要去天坑地缝,七点半集中,怕搞太迟了起不来。——这里跟我们那儿比,至少有一个小时时差,七点半,天还灰蒙蒙的呢。
                                 2018.6.23解放碑1号日月光公寓酒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再来重庆
后一篇:打望重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