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时代里蜗行

(2016-05-22 09:09:31)
分类: 生活絮语
在时代里蜗行 在时代里蜗行
哦,天哪!
    最近一直在断断续续地读《细说大汉》,A4的页面、小小的字体,426页,看得眼花缭乱。后面还有《细说大唐》、《细说大宋》、《细说大明》、《细说大清》四块大砖头,真是看得有些怕了。读史是好的,可以找到生活的镜子,可是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围着帝王将相展开,老百姓在历史里不过是些不明所以就把一辈子搭进去的蝼蚁草芥,再也不能从战乱时代走进和平时代、从昏暗时代走进清明时代。看得人心都凉了。
    所以,一边读历史一边还得找小说来读,让民间的生活也热闹起来,给人以活下去的温度;有时甚至要找点诗歌来读,去探寻微渺人生的内心世界。这样相生相克地一路读下去,才能触摸到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人身上的影子。
    从历史角度看,早期处于叙事时代,即便是说明世界如何产生、人从哪里来这样反思式问题,也要靠叙事来承载,编出若干神话和传说,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再后面就进入抒情时代了,大约是人世纷扰加上自身觉醒,总有些情绪、情感要抒发,于是所有的文字都打上了作者的烙印,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纷纷登场。再往后呢?我感觉似乎到了哲理时代——社会为什么是这样?人究竟为什么而生存?总要找一个地儿安放灵魂吧,或者说,给自己一个说法。
    从季节层面看,一般认为春是最富情感性的,应该属于抒情时代(有人说叫“怀春”),其实不是的,一切生命都要在春天铺排开来,多少草木要发芽,然后匆匆忙忙地开花,各人都在叙说自己的事情——过去,现在,将来。这样看,春季更应该算作叙事时代。从春末盛夏、初秋季节,一切都落定了,草木该长的都长好了,才缓缓进入抒情时代,一滴露珠是怎么从一片叶子落到另一片叶子上的,一只蜘蛛是怎么把丝从一根树枝抛上另一棵树枝的,一朵小花是怎么悄然飘落长出青青的果子的……有欣喜,也有惆怅,宛如叶子底下刚刚结成的果子,有着香甜的愿望,却必须经历青涩的酝酿,多少思绪在细雨黄叶里飘荡。而秋冬季节应该归入哲理时代,长天一色,删繁就简,一切生命都收缩起来,反思这一年的风霜雨雪,琢磨下一年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展开。
    人的一生何尝不是这样呢?童年张着好奇的眼睛,看到的一切都是故事,听不够的也是故事。到了青壮年,爱情在心里悄然滋长,摁也摁不住,让人不知道如何是好;接着与社会碰碰撞撞,一会儿雄心勃勃,一会儿垂头丧气;当这些渐渐被岁月冲淡,又迎来秋风秋雨般的离合悲欢,对家的思念,对父母的牵挂,对儿女的担忧……情绪浓得化不开了。突然在某个清静的傍晚,看着鲜红的夕阳和绮丽的晚霞,想:人这一生怎么这么多纷扰、这么多荒唐?为什么短暂的一生不能过得简洁一些?这才发现年轻时做的许多事情都是多余的——人生不过如此,先像酒一样越喝越浓烈,后像茶一样越喝越清淡。要是能够重来……重来?当这个念头冒出来,自己也吓了一跳,抬头再看,那夕阳已经只剩一抹残照,从西天铺向东天的霞光正一点点冷下去,暗下去,只有秋虫呢喃和匆匆晚归的小鸟单薄的身影。这时,人已到了晚年。
    一切都在时代里行走,好像一只雨后的蜗牛,沿着苇叶向前爬行,每一步都爬得惊心动魄、有滋有味,可是站在枝头的黄鹂却看得明白:再往前爬,就掉下去了。
                                                       2016.5.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借块福田
后一篇:桃花流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