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红叶

(2015-11-01 09:09:10)
标签:

枫树湾

红叶

子午亭

仙人屋

石刻

分类: 生活絮语
探红叶 探红叶
哦,天哪!
    枫树湾的红叶美是早就知道的,离家不远,可我从来没去看过。大凡大家都说如何如何的,我一定避而远之,仿佛跟了风便失了骨气,必待过了风头,自己再慢慢去领略去琢磨。这是毛病,我知道。但是风景不同于风尚,那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去年的红叶被攒动的目光看落了,今年长出来的就是全新的,大家还会跟着秋风去寻找,明年肯定也跟今年一样。
    人熬不过年年风景。没办法,只好去看。
    但路线可以自己设计,所以就带着孩子避开大路,从虎口岭穿进去。走到半路,从车上下来,看看半片山坡的秋树。那些杂居的乔木和灌木,在一场很冷的秋风过后,各自显出了绿色掩盖下的颜色,深绿的、浅黄的、橘色的、铁红的,东一块西一块随意涂抹,如老画家画案上的毡垫,无边无际地覆盖在坚硬的山上,流淌到广袤的大地上。为什么绿叶经秋会显出不同的颜色呢?我对孩子说,好好看看这些树色,以后写作文就有感受了。孩子情绪不高,目光懒散,只对蓝天下悠悠然的白云指点了一会儿。
    又往前走一段,路边有座子午亭,我们又下来看。孩子兴致上来了,问我:为什么叫子午亭?我说是不是跟子午线有些关系?人家地理上刚学过,说:瞎说,那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午仪中心那儿呢。他说的不是子午线,而是本初子午线,也就是0度经线,而子午线就是经线,到处都可以有的。可是这里叫子午亭跟经线有什么关系呢?回去再查,且看亭子吧。探红叶
    子午亭则位于留云岭诗碑的东侧,建于1926年,为四角石亭,穹窿藻井。亭柱由方、圆形块石相间砌成。顶部由方块石叠碹而成,亭尖成葫芦状。南北两边檐口分别题有“子午亭”、“民国第一丙寅”、“振亚建”、“瞻目就日丙寅年振亚题”等字样,正楷书体。据说振亚是个和尚。孩子对这样的建筑风格非常感好奇,说:呀,就是用石头叠起来的啊?这么多年竟然没变形。回来也没找到关于“子午亭”命名的确切资料,只在张廷亮先生的博客里看到他的一段推测,觉得颇有道理:“关于子午亭名字的解释有二,一是说‘子’指南,‘午’指北,子午亭可以用来辨识方向;二是‘子’为深夜,‘午’指白昼,可用子午亭的阴影来测定时辰。”如果进一步推想,此处大概是山岭的最高处,分割阴阳的吧。
    后来绕到万寿山,看看当年和玉勤兄一起喝啤酒的仙人屋,还有一处抗日石刻。然后就奔枫树湾去了。真是世外桃源,别处已经寒意渐浓了,这里还温暖如春,到处都是树,空气好得像不存在。孩子把车子天窗打开,头伸到外面玩儿。我配合他耍宝,过一会儿来一句: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
    枫树湾很漂亮,但是不幽静,游人太多。更主要的是,枫叶还好好的绿着,没到红的时间呢。一路听到游人遗憾:可惜来早了!还有点不平:外面的树叶都枯黄了啊,这里怎么这样呢?其实不难理解,这里三面环山,南面向海,是个小盆地,寒风暂时还进不来。
    我们走走就出来了,倒没什么不开心的。一是过几天还可以来;二是觉得枫叶变红其实是死去的过程,怎么能用枫叶枯死满足自己的目欲呢?
    我让孩子写几句小诗,想练练他的语言,结果他跟我瞎扯八扯的。也拿他没办法,就跟枫叶还没红一样,时间没到呢。
                                              2015.10.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生前好友
后一篇:虾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