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教学特征的多维扫描

(2015-12-01 21:15:28)
标签:

学生

课堂教学

问题

教学内容

教育

分类: 教学思考
课堂教学特征的多维扫描 课堂教学特征的多维扫描(提纲)
哦,天哪!
  ◆上课为啥这么烦神
  上课是一件很烦神的事,因为从事件的性质上说,上课是一个结构不良事件。主要表现在:
  1.教学内容结构未知
  2.课堂的过程不明确
  3.课堂的效果难预测
  解决课堂结构不良的基本思路:模型思想
  1.改良结构:能不能通过改良结构,将课堂转化为“结构良好”的问题?(课堂教学模式化)
  2.情境生成:能不能根据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即时确定目标和解决方案?(教学问题生成化)
  3.问题分类:能不能根据教学内容梳理出对应的课型,使某类教学内容具备“良好结构”?(问题与活动对应化)
  ◆课堂教学的多维扫描
  一、技能性课堂
  关注:教什么(以知识为中心课堂设计)
  研究:怎么教(知识的特点、知识点的展开序列和方式)
  评价:教师的表现、教学效果(目标达成情况、学生掌握知识的分布状况)
  支撑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主要优势:
  1.对教学内容把握准确,知识结构清晰。
  2.知识的特点与学习方式的对应性较好。
  3.课堂流程清晰,强调讲授与练习结合。
  主要问题:
  未顾及学生课堂状况,给学生的活动空间预设不足。
  二、功能化课堂
  关注:课堂活动(以活动方式为中心设计课堂)
  研究:课堂的组织方式(什么教学任务由什么样活动承担)
  评价:组织了哪些课堂活动(活动的开展状况,兼顾效果)
  支撑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主要优势:
  1.关注课堂的活动元素,注意师生、生生互动。
  2.关注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情况,强调学习环境和氛围。
  3.探索活动方式与知识特点的结合。
  主要问题:
  课堂运行情况不好把控,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把握。
  三、成长式课堂
  关注:学生需要什么(以学生需要为中心设计课堂)
  研究:信息筛选与整合(学生能学会、通过什么渠道学会)
  评价:学生获得了怎样的发展(认知、方法、思维、能力、情感、习惯 )
  支撑理论:多元智能理论
  主要优势:
  1.把学生作为一个成长中的生命来看待,而不是抽象的人。
  2.课堂目标多元、生成,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是多方面的,不能只以习得知识来衡量课堂效益。
  3.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学生的学习状况。
  主要问题:
  课堂目标多维,教学效益不能精确测量。
  ◆老师们追求什么样的课堂
  下面是学校通过调查,整理出来的老师们一些观点:
  1.解读文本+研究教学思路+预设情境问题+确定突破要点+预想课堂效果
  2.抛问题情境—找活动操作规律——得知识结论——探自主运用
  3.情境导入——明确目标——合作竞赛——展示点评
  4.天马行空
  5.老师跟着学生走(当学生有思想,有问题,有追问时)+学生跟着老师走(当学生一头雾水,没有方向时)+学生跟着自己走(当学生遇到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时)
  6.按照自主学习—构建知识结构—体验探究—检测反馈的步骤教学
  思考:有道理吗?道理在哪里?还可以如何改进?
  ◆推敲一下“问题建构式生态课堂”
  1.“问题”是什么?——教学内容的转化
  “问题”从哪里来?——引导性问题(预设)、生成性问题
  “问题”谁来解决?——课堂活动设计(什么性质的问题、用什么活动来承载)
  2.“建构”是什么?——与原有知识的对接、解决问题的背景知识和思维图式
  谁来建构?——教师的工作(情境、活动、图式),学生的任务(识记、理解、运用、总结)
  3.“生态”是什么?——学习应有的方式(认知规律、身心状态、学习环境)
  思考:为什么要先学?(找到起点,思考难点,发现疑点)
  为什么要后教?(解决问题,提炼思维图式,形成认知规律)
  为什么要练习?(检测效果,生成新的问题)
  ◆架构一节有效课堂的思维路径
  课堂价值取向→课堂特征性教学行为→特征性教学行为对教学任务的承载能力
  1.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最基本、最根本的能力
  2.教学过程的附加值:特色和附加值的体现
  承载能力  3.学生差异的认同度与利用率:关键和保障因素
  4.未达成目标的补救能力:课堂的普适性和完整性
  ◇课堂附加值分析举例
  “爱问课堂”:体现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心动课堂”:侧重于深层思考的促进;
  “行动课堂”: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操作和体验;
  “发现课堂”:突出学生的质疑和探究;
  “分享课堂”:看重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互动;
  “生动课堂”:既体现了“让学生充分参与”的课堂特征,又表达了“生动活泼”的课堂价值取向。
  思考: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什么特点?你想借助问题的解决让重点学生获得哪方面成长?让课堂附加值在课堂的特征中充分体现出来。
                                                      2015.11.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左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