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酒器

(2015-08-26 21:52:27)
标签:

酒器

玻璃瓶

瓷坛

酿和醉

时光

分类: 生活絮语

酒器 酒器

哦,天哪!
    如果让我选择贮酒的器皿,我想多半会选择坛子,而不是玻璃瓶。
    你想啊,时光在看不见的瓷坛里做了哪些手脚我们并不知道,当你轻轻揭开坛子的封口,那最先窜出来的芳香、最先滑出来的一缕清冽,该给人带来多少惊喜!可是放在玻璃瓶里就不同了,所有的内容一目了然,没有秘密,也没有期待,只等着酒的尖刺毫不客气地扎痛人的舌尖。
    有人说,酒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应该是吧。“酝酿”这个词我一直很喜欢,而尤其喜欢“酿”字,似乎“酝”是把水、粮食和温度融合到一起,而“酿”则是把时间慢慢慢慢地溶解到这种液体里,把一种松散的组合媒合成一个完美的组织,让每一种物质都体现出自己的精神,酒就成了一种精灵。这种媒合应该是悄悄的、轻声慢语的吧。坛子似乎更合适时间去做这样的工作。你看那玻璃瓶,阳光唰地冲进来,黑暗嘭地砸下来,人的目光嗖地穿过去,把时间弄得一惊一乍,哪里还有心情去做“酿”的事情。
    不过有时又觉得恰恰相反。或许厚重的坛子不容时光进入,因而保留了酒的本质,让人喝了以后更加怀念过去,更爱唠叨年轻的时光,更容易产生少年情怀:“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而那精致的玻璃瓶里,总是把昨天、今天、明天摇晃在一起,让人缠绵,让人忧伤,让人纠结:美酒加咖啡,喝了这杯再说吧!说啥呢?说“我并没有醉,我只是心儿碎”,说“开放的花蕾,你怎么也流泪”?——我渐渐有些清醒了:也许我在意的并非瓷坛或者玻璃瓶,在意的只是厚重和薄脆、沉稳和轻浮的差别。
    唉,喝口酒而已,废话一堆,到底计较什么呢?忽又想起古代军队的壮行酒,将士举起的,都是深色的瓷盏,仰脖一饮而尽,酒碗摔碎一地,铿然的豪气直上云霄。若是换了高脚玻璃杯,喝也能喝,摔也能摔,可是那一地闪闪的玻璃碴,那叮叮当当的碰撞声,是不是要让英雄气短、壮士心碎?盛的都是酒,可是不同的质地,产生的气场却大相径庭,又怎能不介意呢?
    古人云“君子不器”。我不是君子,偏偏在乎器具里装的东西,也计较装东西的器具。你想想吧,在茫茫大漠驰骋的骑士,突然从怀里掏出一个晶亮的玻璃酒瓶和掏出一个牛皮酒袋,那味道差别该有多大。或者,在琴声悠扬、觥筹交错的酒吧里,一个男人坐在角落,眼神飘忽不定,默默掏出一只扁扁的银酒壶,独自抿一口,谁能说这情景没有一种特别的意味呢?
    卡西尔在《人论》中说:“艺术家不仅必须感受事物的‘内在的意义’和它们的道德生命,他还必须给他的感情以外形。艺术想象的最高最独特的力量表现在这后一种活动中。外形化意味着不只是体现在看得见或摸得着的某种特殊的物质媒介如黏土、青铜、大理石中,而是体现在激发美感的形式中:韵律、色调、线条和布局以及具有立体感的造型。在艺术品中,正是这些形式的结构、平衡和秩序感染了我们。”
    不,不,我不想谈论艺术,只是说说喝酒而已。我想问自己:当我把酒一口一口地喝下肚,我是一个怎样的酒器呢?时光是如何在我和酒之间穿梭的?它让我和酒之间进行了怎样的对答?每每这样想着,便想起“酒中八仙”,想起“竹林七贤”,想起阿Q们,他们的酒里各自溶解着怎样的时代?时代随着酒装进他们的腹中,又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酒在酒器里还在酿着,到了肚腹中人便醉了。“酿”和“醉”之间近在咫尺,又远如天涯。
                                                      2015.8.25-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生活的解释
后一篇:壶上小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