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遛狗的女人[七]

(2015-06-24 08:02:33)
标签:

生活

冷眼旁观

心绪

边缘

尚且

分类: 生活絮语

遛狗的女人[七] 遛狗的女人[七]

哦,天哪!

    校园文化在艺术组的主持下做得如火如荼,所有的墙壁、走廊、花草树木似乎真的在向关注它们的人说话,说一些积极向上的话,说一些深沉悠远的话,说一些天高海阔的话。可是做着做着,何必却没了热情,涂抹出来的色块生硬而僵死。尚且最先发现了问题,她悄悄来到何必身后,问:怎么回事?感觉你情绪不对头啊。何必转过脸说:看出来了?我觉得咱们弄这些东西也就自己看看,别人会在意吗?会理解吗?尚且也有同感,她从校园里人的眼神里读出来的,那不是对他们工作热情的嘉许,而是——冷眼旁观。对,冷眼旁观,一种看你折腾到几时的冷眼。

    果然,其他办公室的老师到艺术组来,不再是赞叹和欣赏,指指点点多起来。这个说:何必,你这幅画的焦点是哪里啊?好像缺少构图主体哎。那个说:远处的色调偏灰了吧,让人觉得前途很渺茫。何必不解释,艺术品嘛,谁都有自己的看法,没必要也没有可能获得所有人的一致认同。

    倒是一位老大姐的评论引起了何必的兴趣。她指着朦胧烟雾里的那点飘忽的红色问:小何,这点红色是什么?或者寓意着什么?何必淡淡一笑,他想继续听下去。大家都围过来,有的说是不是渔船上的旗子?有的说或者是灯塔上的信号灯吧。还有的说也许是云层后面的一点彩霞呢。咦,你们外行了,那是渔妇的红纱巾,一个小伙子笑着说。猜测了一通,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何必,希望从他那里得到确切的答案。尚且没有加入这样的讨论,她虽然不太懂美术,但艺术的直觉告诉她,艺术不是谜语,也不是地图,那是一种感觉,或者说是带着情绪的理性呈现。可是她没说,似乎也想听听何必的见解。

    那是一种向往,何必说,是每个人心中的向往,也就是你们每个人所看到的东西。

    对何必的话,尚且在心里用力地点了点头。她觉得何必说出了她想表达却没能提炼出来的东西。她觉得何必和她之间有一条隧道悄然打通了。

    等参观的人都走了,尚且故意问何必:说说,你那似有似无的一笔到底是什么?何必有点诧异:你也这样问?刚才我不是说了嘛。尚且话锋一转:我不是说它是什么,而是问你它从哪里来。何必哈哈大笑:这还要问?就是你经常扎的红丝巾啊!这半真半假的话如果和前面的话连起来,很有点特别的意味,倒叫尚且没法往下接了。

    说实话,经过将近一年的相处,何必给尚且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他的直率、热情、被艺术熏染出来的淳朴。长相嘛,个头有点偏小,眼睛挺深邃,但鼻子有点阴险——想到“阴险”这个词,尚且在心里笑了一下,她觉得自己在心里这样揣度人家,本身就有点阴险的意思。

    唉——尚且轻轻叹了口气,低下头做自己的事。何必意味深长地扫了尚且一眼,也不说话了,他觉得自己虽然没有直接跟尚且表达什么,但是话里话外还是传递了一些意思的。他喜欢尚且,但被尚且的气质或者叫气场给震住了。何必到底也是年轻,还没有明白人的情感是个什么状况——男女之间,喜爱和敬畏常常是成正比的,或者说,爱情常常使人自卑。

    尚且也不是一点不知道何必的意思,可是她在心里安慰何必:抱歉啊,现在我不能接受任何情感,我的心绪还在大学校园里晃荡呢。

    毕业快一年了,尚且空闲的时间几乎都沉浸在对大学生活的回忆中,那些歌声,那些笑声,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和行为。当然,还有韩流和姚顺。她觉得参加了工作的人就是跟学生不一样,即便是刚刚毕业成为同事的人,也不能像大学同学那样随意交流;老教师就更不用说了——这一点她感到很奇怪,那些大学教授不是比这些老师的年龄还大吗?为什么不像这些人这样隔膜?是因为身份变了吗?是因为彼此之间存在着竞争吗?尚且有点弄不明白。弄不明白眼前的状态,她就特别思念曾经无忧无虑、无所顾忌的生活。唉,人真是搞不懂,上大学的时候天天思念家乡,回到家乡又一直思念曾经的校园。

    那时候电话还不是很普及,网络和手机就更不用说了,“腰挂BB机,不是流氓就是野鸡;手拿大哥大,不是土匪就是恶霸”,可见当时的通讯还处于什么水平。韩流和姚顺也还经常写信来,但是心绪似乎也都是淡淡的,觉得生活挺那个——挺哪个呢?压抑有点重了,压力有点轻了,就是这二者之间的一种怅惘,一种迷茫。所以,尚且知道过去的一切其实已经凋零了,回忆不过是残留的余香,或者失去了生命的标本。她忽然觉得歌曲里的回忆、何必笔下的山水都和生活隔着一层玻璃,一层着了个人情绪的彩色玻璃,看上去是那么回事儿,其实根本不是生活本身。

    这样的思考让她很难受,她不希望自己生活在生活之外。

    最近街上冒出来一首歌,好多音像店的音箱里不停地播放,好像叫《小寡妇上坟》,“正月里,正月正,小寡妇上坟满心里冷”,尚且听了心里就烦,怎么有这种恶俗的歌呢,竟然还满大街乱窜,连学生都跟着哼哼叽叽地唱!弄得人心里乱七八糟的。这样的生活她该如何融进去?——曾经那些交响乐呢,那些小夜曲呢,钢琴呢,小提琴呢,长号呢……

    不行,我不能站在生活的边缘,也不能掉进如此低俗的现实里,我要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可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一片迷茫。她对何必那幅画的理解似乎更深了。

                                                  2015.6.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