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树叶

(2015-04-02 07:37:20)
标签:

春天

落叶

花开花落

情绪

春在堂

分类: 生活絮语

旧树叶 旧树叶

哦,天哪!

    去年冬天没有落下的那些树叶,在一个阴风凄凄的春天,落下了。我能叫它们落叶吗?好像不太合适,它们并没有枯萎,只是时间太久了,颜色黯淡了,精疲力竭了,最后被风吹下。似乎只能叫它们旧树叶。

    旧叶子的生命力还有剩余,还能给树提供呼吸,进行光合作用,也还能给行人遮挡一下细细的雨丝。可是,它们被春天料峭的风吹落了,落了一地,让人恍惚如回深秋。柳宗元的《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说:“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他是被贬的官员,看见春天落叶产生点宦情羁思是很正常的,如果既非官员更无贬斥的人也酸溜溜地瞎起哄,就有点儿恶心人了。

    可是,在万木复苏的季节里,踩着满地落叶,谁又能茫然无觉呢?

    昨天读陈武先生的《俞平伯的诗书人生》,讲到曲园中“春在堂”名字的来历,“据说,俞樾当年参加翰林殿试,以‘澹烟疏雨落花天’做诗,俞樾依题应试,首句为‘花落春仍在’”,因此大名远扬,后来便以“春在”做了堂名。的确很喜欢这句“花落春仍在”,网上搜了一下,有更丰富的解说:当年三月举行复试,礼部以“淡烟疏雨落花天”命题,俞樾则以开篇“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诗对,巧妙的摆脱了“落花悲伤”的常规思维,博得阅卷大臣曾国藩的激赏,取俞樾为保和殿复试第一名。俞为了感激曾的知遇之恩,遂命“春在”为自己的堂号。俞樾是俞平伯的曾祖父。

    把这个对句发给朋友,朋友也喜欢。

    喜欢什么呢?百花落尽,春天真的还在吗?恐怕只剩下那份心情了吧?而心情是多么善变的东西啊,像海边的天空,一阵雾来一阵风去的。

    一位朋友说自己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情绪总是不稳定,连带身体也不舒服。又说:哪里才是灵魂的归宿呢?我能理解这种感受,一种无从把握的动荡感,如旧叶还在枝头。

    想起自己写过的几个短句:“真正的花,不是为美丽而开放/美丽,只是花开时的姿势/花的心事,在开放之前已经想好了”。为什么写这样的句子呢?大约是看到春光里蜂飞蝶舞、人心思动,突然感到恒定的宝贵了吧。那么多人踏青觅春、赏花抒怀,谁知道一朵花的开放经历了怎样的思量?待春去花落,谁还记得自己赏花时的心境,还记得曾经那朵花的样子?

    不必太认真,不要把外来的风雨随随便便纳入心绪。我是这样劝慰朋友的。做不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尽可能疏离外界的纷扰还是可以的。

    枝头的花已经开了,可那些旧叶子却纷纷飘落,谁因谁果?算了,也不去追究了。如果可能,很想听听旧叶离开坚守一生的枝头那一刹那,对新叶和鲜花说了句什么话。

                                                   2015.4.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大哈喇子
后一篇:小米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