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象征感里生活

(2015-03-31 07:32:59)
标签:

杂谈

仪式感

生活

象征感

自然生活

分类: 生活絮语

在象征感里生活 在象征感里生活

哦,天哪!

    小时候听说村里有些人很古怪,做什么事都有讲究,谁要是触犯了他的规矩,肯定不能放过。

    有个人性格特别轴,平时靠挑着桶卖虾酱为生,可能是因为做小买卖,讲究就特别多。有一次他挑一桶虾酱去卖,天还没怎么亮就出发了。路上看到一只野兔从眼前横穿过去,结果就把虾酱挑回来了。人家问他:今天怎么没去做生意?他摇着头说:晦气,出门就看到兔子,不是白跑腿吗?不去了!两桶虾酱只好拿去喂猪,差点儿把猪齁死。

    还有一次早起去卖虾酱,老婆早早起来做饭,怕他吃不饱挨饿,做的是死面疙瘩,以为这东西结实,耐饿。结果那天生意特别清淡。晚上回来,进门就把老婆抓过来打了一顿。他一边打,老婆一边哭:我也没做什么错事,你凭什么打我!邻居听到哭喊声跑过来拉架,他才黑着脸开骂:妈的,死女人,大清早弄疙瘩给我吃,让我一天生意疙疙瘩瘩。大家一听他又犯驴了,也不敢多说什么,偷笑着走开了。

    还有一位老人,是个卖油的。过年的时候和老伴儿一起煮饺子。锅开了,他问:挣多少啊?“挣”是当地一个切口,就是煮坏了的意思。老伴儿心想,你一年到头风里雨里的,煮坏几个饺子还能让你吃吗?随口说:挣不多,还不够我一个人吃的。结果大过年的,被老头儿一板凳差点儿砸死。别人来劝架,老头儿胡子还在抖:她说挣点还不够她吃的,这是人话吗!大家想想也是不好听,赶紧把老太太拉开劝说:他平时卖油,大过年的你怎么能说挣点不够你吃的呢?老太太并不委屈,一个劲儿责怪自己:都怪我这张死嘴!——我哪里想到他是想讨吉利呀!

    这些故事听起来很好笑,但它们不仅仅是个故事,过去人生活的辛酸可见一斑。再说了,我们又何尝不是生活在一些象征意义里呢?

    朋友相聚,最后要上主食。吃什么呢?来份面条儿吧。长长的面条,是常来常往的象征。家里人要出远门儿,做点什么吃呢?吃饺子吧。饺子又叫“弯弯顺”,寄寓外出一切顺利的意思。中秋节吃月饼,当然是团团圆圆的期盼啦。过年走亲访友,总忘不了带两条云片糕,祝贺人家乔迁要送几串水糕,包含着步步高升的祈祷……这些象征意义渐渐成了习俗,很多人不知道其中寓意,以为不过是一种生活习惯,其实是人群体心理的积淀。

    随着生活的变迁,一些旧的习俗在渐渐淡化、消失,像古人折柳送别、歃血为盟、结草衔环等仪式已经少见或者不见了,而一些新的象征意义也在不断涌现。玫瑰、康乃馨,各种花卉产生了象征意义,苹果、梨、橘等水果也有了特殊的含义。数字自古就有象征意味,现在更是处处玄机,手机号码、汽车牌照带“8”的要另外花钱买的;而住宅的14楼、18楼又没人愿意要,“14”的谐音还好理解,“18”楼竟然和“十八层地狱”联系起来了。还听说,一些孩子参加考试,穿什么颜色衣服都有讲究。这是象征感或者仪式感的泛化。

    象征感、仪式感让人意识到人的群体性特征,并在群体中确定自我存在和自我意义。据说动物之间也有一些仪式,但对于人类而言实在是少而又少,一般只在求偶、迁徙时发生,可见象征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特征之一。我们在看到象征性生活积极意义的同时,更应该看到这些行为和思维方式对人的束缚,因为最初这些东西正是人类觉得对事情无可把握才制造了这些仪式。当象征感、仪式感过于泛化,人的生活就会变得拿腔作调,繁文缛节让人左右为难,所以很多人提出自然生活、简单生活,实际就是对这些象征意义中的消极成分的抗拒。

    如果今天还有人把吃什么、穿什么当作一天是否顺利的决定因素,肯定会被人笑为迂腐,甚至讥为神经错乱的。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象征感、仪式感,但也不能总天天端着架子过日子吧。

                                                      2013.3.30-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狗妈妈
后一篇:大哈喇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