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单游戏

(2015-03-10 21:16:14)
标签:

思维

小游戏

脑筋急转弯

意志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简单游戏 简单游戏

哦,天哪!

    写点文字的时候,喜欢顺便打开一个简单的游戏,空档接龙啊、蜘蛛牌啊什么的,需要思考的时候就随便点两下,只动手不动脑,让脑子去做该做的事。你别说,这种方式往往能让思路走出僵局,进入一个未曾料想过的空间。

    最近孩子在平板上下了一个“消灭星星”小游戏,就是两个以上相同颜色的图案连到一起就自动消除,根据一次相连图案多少给出不同的分值。从思维含量上说,这个小游戏比空档接龙还要简单。可是,打了几次以后发现,即便人已从游戏里撤出来,脑子也还停留在“同色相连”的习惯里。比如包饺子,总觉得那一行一行的排列应该有个什么规律;比如到商场,一看那些包装相同的商品摆放在一起,就觉得应该哗地一下消除,获得很高的奖励;去公园看花,总想观察一下同一种花如何才能跨过不同的花凑到一起去……是不是很好笑?但绝对是真的,不信你可以试试。至于如何解释这种现象,不得而知,但肯定是个事儿。你想啊,如果孩子带着这种思维进入课堂,会如何思考学习中的问题呢?

    一天在公交车上,听一位女士训练两个孩子,用的竟然是脑筋急转弯:

    黑人和白人生下的婴儿,牙齿是什么颜色?    答案: 婴儿没有牙。
  马的头朝南,马的尾朝哪?   答案: 朝下。
  到别人家中作客,讲什么话容易惹人厌?    答案: 长途电话。
  为什么暑假一定比寒假长?    答案: 热胀冷缩。
  蚊子咬在什么地方你不会觉得痒?    答案: 别人身上。

    不小心打破妈妈最喜欢的花瓶,该怎么办?  答案: 赶快假装昏倒。

    进动物园看到的第一个动物是什么?    答案: 售票员。
    这种文字小游戏偶尔玩玩也未尝不可,但是用它来评判孩子是不是“聪明”就有点可怕了,可人家一路比赛,玩得不亦乐乎。这种东西我把它称为“思维垃圾”,这不是危言耸听,且看一个课堂师生问答的例子:

    问:小明从学校到家有两条路,一条直线从A点到C点,一条曲线从A到B再折到C,正好构成一个三角形。你认为他走哪条路更快?

   答:第二条线更快。

   问:为什么?

   答:A到B到C线上有公交,A到C线上没有公交,只能腿走。

    这让我想起赵本山一个小品里的一个智力测试:1+1什么情况等于3?答:什么情况下都不等于3。评价:错,算错的情况下等于3。

    不要以为这些都是笑话,这种思维方式生活中不乏其例。

    问:如何驾驶才能做到不被违章处罚?  答:找人把违章记录删掉。

   问:领导,咱们食堂能不能改善一下?天天就那两个菜,一点选择余地都没有?  答:谁说的?你可以选择吃或者不吃嘛!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用游戏的思维、脑筋急转弯的方式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而且把这种方式赞为智慧、创新,想想都感到可怕。我们不能认真一点,不要这样吊儿郎当的吗?

    当然,复杂的游戏也会让人沉迷,但那是沉迷于情境中。像《帝国》、《天之痕》、《传奇》等游戏,需要对虚拟人物的自身条件、对手情况、周围环境进行综合的分析、判断和推理,从思维角度看对人并无害处。复杂游戏对人的消极影响在于对人意志的侵蚀,而简单游戏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思维。这有点像幽默小说和当今流行的小段子的区别,是不能放在一个层面上衡量的。

                                                                                                                2015.3.9-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同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