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歌儿里的时光

(2015-01-15 07:35:44)
标签:

黑鸭子

哥们儿

时光

老歌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老歌儿里的时光 老歌儿里的时光

哦,天哪!

    哥们儿用电脑放歌儿给我们听。竟然是“黑鸭子”。我说:有人说黑鸭子的歌儿唱得媚。哥们儿说:没办法,我就喜欢听媚的。我只好笑了。

    其实我特别喜欢“黑鸭子”,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喜欢她们的和声,那种渐行渐远的韵味,近树远山一样把人带向一个虚幻的意境中。另一个原因是她们唱的大多是老歌儿,这些歌儿对于我而言都有特定的背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让我想起大学时代的冬天,那条长着枯草、落满黄叶的小路,连接着校园和长途汽车站——那时的心境总是有点苍凉,后来反思,可能是成熟前的迷茫吧;《欢乐颂》是在一所民办学校工作时最爱听的,曾经在一次家长会上作为开场曲,一遍一遍地放,把好多家长听得眼圈儿都红了——那时做什么都很有激情,也很任性;《珊瑚颂》似乎很老很老了,本来不是很喜欢听,可是有一年和几位老兄一起去海南,看到了海底真正的珊瑚,就喜欢了,同时喜欢的的还有《万泉河》——那个时候很年轻,感觉什么都那么美好……人就是这么奇怪,一旦什么东西和生活接轨了,那东西就像长进了人的生命。

    喜欢听“黑鸭子”的时候,我经常在南方的大山里和厦门的街头飘来荡去。

    那是一个繁华之地。田野里的荔枝林、香蕉林、甘蔗林,还有那些婀娜多姿的花草树木,让人生出无限的依恋,心想,生在这里的人真是有福,怎么满眼都是绿色、张口就是美食呢。上帝的偏爱,没办法。这样说的时候,你可能在想象那些花和果的样子,而我的眼前则是一个个鲜活的生活片断,陪学生春游,或者跟哥们儿散步。街头更是人来人往、灯火辉煌,不过那是一座慢城,人们的生活相当悠闲。你早早跑到店门口去等着买东西,甚至急得团团转,可是老板不急,要到八点半以后才慢慢走来,跟你打个招呼,说等一下哈,然后人家就烧水泡茶去了,一泡茶喝完才开始张罗生意。也有跟我一样步履匆匆的,大多是外来的打工人。我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虽然是在一座美丽的城市飘荡,在清幽的山水间穿梭,可心里是没有根的,就是朱自清说的“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别人在热烈地交谈,可那方言你一句也听不懂,人家也知道你听不懂,所以连眼神都不给你;别人跪在榕树下祭祖,而你没有真正的节日,呆呆地看一阵,只好把这隆重的仪式归结为文化,不能带一点情感成分。你的脚步总是留在火车站、汽车站、高架桥上,偶尔有朋友一起走,也是人家熟悉的地名、街道、人和生活,而你永远是在欣赏别人的生活。

    一个人走的时候,口袋里就离不开一个音乐播放器,音乐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能够掌控的场景,那是你曾经拥有的时光和生活。黑鸭子的歌声响起来,柔和而温暖,有些挺凄苦的歌儿由她们唱出来,也多了些轻松与明媚。那些七里香、羊蹄甲、虎刺梅、夜来香,还有凤凰花,就随着歌声融进了一个一个日子,白云飘飘的,或者人头攒动的,这一切仿佛也属于你了。

    回到老家以后却不敢再听“黑鸭子”了,因为熟悉的歌声又要把我带回到那些潮湿的岁月,那些雾气弥漫的早晨,那些和哥们儿一起去彩票点的傍晚,那些彷徨又寂寥的中午和月夜,还有那家一次次送别朋友的小饭店——那些曾经推也推不开的时光,如今又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成了寂静时的怀想。

    “春光中你的笑容/暖暖的让我感动/告别那昨日的伤与痛/我的心你最懂……”黑鸭子柔婉的歌声,莫非就是为了安慰那些已经收进记忆箱底的时光么?

                                                    2015.1.13-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在海中央
后一篇:呆在故事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