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沉思的种子

(2014-12-19 07:43:08)
标签:

沉思

种子

偶然

惜福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沉思的种子 沉思的种子

哦,天哪!

    我是这样想的,每一粒种子都是有思想的。这个说法可能不符合科学,因为我无法证实,我不能捡起掉落在雪地里的一粒种子问:你冷吗?你觉得别的种子都被收入仓房而把你丢弃在这里,是不是有点不公平?即便我问了,也不可能得到回答。所以,如果有人打算和我争辩一番,我会立即妥协:那好吧,就算种子没有思想吧,但是感觉肯定是有的,否则为什么不在冰雪中发芽?

    即便是做了让步,也足以让人惊慌了——当我们把一袋粮食倒进碾米机的斗子里准备加工时,它们会不会一起呼叫:别这样,春天我们会发芽,秋天长出更多的种子!产生这种荒唐的想法,完全是来自对动物的体验。过节了,妈妈让我杀一只公鸡。我把它捉住后,它嘎哟嘎哟地叫个不停。我听不懂它在呼叫什么,但是知道它很害怕,它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即将终结,去向那不可知的死亡,我从它的叫声中感受到一种叫做绝望的悲苦。“鸡鸭一道菜”,我们那里都这样说,可是,鸡鸭和菜终究还是不好划上等号,毕竟,隔着一条命呢。当时,我拎着那只公鸡,手足无措。

    朋友讲起一次吃药的故事,说吃了消炎药,一小杯啤酒下去,视线立即就模糊了,大脑开始抽空,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说完自己笑了,说死亡其实是不痛苦的,因为处于无知无觉的状态。真是这样就好了,那些即将被我们拿来吃掉的种子、果实都处于休眠状态,不知不觉中被我们煮掉、吃掉,尽管生命结束了,至少不需要经历走向死亡的恐慌。

    但是,我知道它们没有休眠。收割、运输过程中,难免会掉落一些种子,田埂上、车道边、草丛里,一场雨下过,到处长出青青的小苗。如果它们休眠了、麻木了,怎么可能那么轻易被吵醒而发芽呢?在收割的季节里发芽是不合适的,所以我觉得这种发芽是一种逃逸,它们认为自己的使命是变成一棵植物,而不是动物的粪便。逃逸,这个说法有点温和,严肃地说,它们就是在自杀。你能说种子没有思想吗?它们一直在思想,在沉思自己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不失时机地验证自己的生命能力。

    光秃秃的山坡上,光溜溜的道路上,甚至乡村坚硬的土墙上,在充足的雨水和合适的温度下,都可能迅速长出茂盛的或者孤寂的小草来。民谚说“千年的鱼子,万年的草子”,那些小草的种子可以很多年潜伏在泥土里,等待一次合适的温度、湿度和光照,那么,它们在这些无声无息的岁月里,真的掐断了和外界的联系吗?植物的种子凭借甲壳炸裂而飞散开来,凭借绒毛通过风力飞向远方,或者长出灵巧的倒钩让动物带着它们远行,那些看上去不声不响的植物,千万年来一直在思考着种族的生存问题呢。

    孩子吃饭,不小心掉落饭粒,我会提醒他捡起来吃掉;吃剩下的饭,我也会帮他吃光。这不仅仅是节约的问题,如果你见过一粒米从发芽到煮成饭的完整过程,你就会明白一粒米饭与我们相遇是相当不容易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巧合的。在这个过程中,那粒米里就不仅仅包含劳作者的汗水了。所以,提醒孩子珍惜每一粒米,实际是在帮着他惜福。——孩子,是人类的种子呢。

                                                       2014.12.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冬至轻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