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迷失

(2014-10-17 07:55:21)
标签:

姑姑

文革

莫言

庄子

迷失

分类: 读书闲话

迷失

迷失

哦,天哪!

    读莫言的小说《蛙》中描写“文革”中的故事和场景,心又被狠狠地扯了一把,有点说不清滋味儿了。

    小说中记述的人与人之间互相攻击、造谣、出卖,批斗会上种种失去人性的语言和行为,这些并不新鲜,倒不是我儿时曾经历过这些事,而是在许许多多文字里读过——那么多人,分布在中国的各个地方的作家和非作家,都写到同一件事,都大同小异。——唯其如此,这种不新鲜反而产生了强烈的刺激:原来那些人、那些事,都是真的啊!

    小说中的姑姑万心,是位乡村医生,有“送子娘娘”的美誉。可是“文革”来了,她因为和驾机外逃的王小倜有过一段恋情,尽管“根正苗红”,也遭到冲击、批斗。可是她不知道这个社会上究竟怎么了,她想拼命自保,反而攻击自己颇为敬佩的妇产科医生黄秋雅;黄秋雅自身遭受巨大伤害,同样不失时机地给万心编织各种罪名,让她遭受非人的摧残——

    我听到那女人说:你算什么东西,竟敢指派我?老娘在医学院学习时,你还穿开裆裤吧!

  姑姑毫不客气地回敬她:是的,我知道你黄秋雅是资本家的大小姐,我也知道你是医学院的校花,您是举着小旗欢迎过日本鬼子进城吧?你大概还陪着日本军官跳过贴面舞吧?就在你陪着日本兵跳舞时,老娘正在平度城里与日军司令斗智斗勇!

  那女人冷笑道:谁见过了?谁见过了?谁见过你与日军司令斗智斗勇了?

  姑姑说:历史俱在,山河做证。

……

    黄转过身,攥着传单的手藏在背后,浑身颤抖着,一步步往门口挪动。同时,她阴沉而得意地说:还给你?哼!你这个狗特务!叛徒的女人!叛徒玩腻了的烂货!你也怕了?你不卖你的“烈士遗孤”的臭味了吧?

  姑姑发疯般地向黄秋雅扑去。

  黄秋雅跑到走廊上,尖声吼叫着:抓特务啊!抓特务啊!

    ——读着这些文字,总有想流泪的感觉。两个美丽的女人,两个妇产科技术水平很高的医生,两个同样在经历时代苦难的人,她们本应互相敬重甚至相依为命,为什么不能用自己的心理感受去想想对方呢?若干年后,年老的姑姑万心再次谈论起这些事,感慨地说:

    ——那时所有的人都疯了,想想真如一场噩梦,姑姑说,黄秋雅是个伟大的妇科医生,即便是上午被打得头破血流,下午上了手术台,她还是聚精会神,镇定自若,哪怕窗外搭台子唱大戏,也影响不了她。姑姑说,她那双手真是巧啊,她能在女人肚皮上绣花……每当说到这里,姑姑就大笑,笑着笑着,眼泪就会夺眶而出。

    ——这种由衷的敬佩肯定不是因为“文革”结束才产生的,为什么当时不告诉对方呢?有人说那是时代造成的,这毫无疑问是最好的托辞,但是做了姑奶奶的万心却说:你们不懂……她的心底一定是有答案的,她不说,我们无法知晓那答案是什么,但是肯定不像许多人归结的那样,肯定不仅仅是时代问题,不仅仅是某位领袖人物的失误,不仅仅是造反派乱政。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中国当代历史上的这场劫难?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很多人喜欢这样了结过去的不幸,显得十分豁达大度或者无奈;几乎所有人都相信,“文革”中发生的事情再也不可能发生,即便有人企图制造悲剧,人们也不会再像当年那样狂热——我们成熟了。——真的吗?

    当时代进入“经济中心”以后,我们都做了些什么?为了赚钱什么都可以假冒伪劣,可以拐卖妇女儿童,可以强摘别人的器官卖钱,可以“嫁死”……如果哪位说了算的人物高呼:抢吧,谁抢到就归谁!我们敢设想中国乃至世界又将出现什么样的情景吗?人性稍稍不慎就迷失了,稍有点风吹草动就迷失了,这让人不寒而栗。

    为什么人性总是那么容易迷失呢?批判以姑姑万心为典型的牛鬼蛇神的那场批斗大会,是在胶河北岸滞洪区内的冰面上召开的,所有的罪恶在大会上发生以后,莫言写道:“这时,只听到湖面上发出一阵怪响,冰层塌裂,许多人,落到冰水中。”这是一个隐喻吗?其实即使不是在冰面上,人们脚下也还是会塌陷的,因为那不是真实的生活,不是正常的生活。

    从“文革”结束到人们对那段历史进行人性的检讨,不过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吧?如果姑姑万心他们当时知道只要熬过这么短时间就是另外一种社会状态,还会那样狂热吗?——那么,我们知道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以后,人们会如何评论我们眼下的所做所为吗?我们看不到那么远,所以很容易迷失。我们看不远,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地上,站得不高,怎么可能看得远呢?上帝在天上,如来在天上,祖先的灵魂在天上,他们一直在为我们看着方向,可是我们紧闭双眼大喊:我不相信!毫无信仰的人便只能相信自己了,但那决不是自信。

    庄子《逍遥游》里说:“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学生问我:大鹏干嘛要飞那么高再往南海飞呀?我知道庄子是想阐述“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的道理,却故意反问他们:如果那么大的鸟飞十几米高,它能看到南海在哪儿吗?这不是拿庄子开玩笑,他自己也说“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莫之夭阏者”就是没有什么阻挡它的东西。应该再明确一点的是,阻挡的难道仅仅是鹏的躯体吗?不包括对目光的阻挡吗?

    可惜,我们都是生活在平地上的人,看不了那么远,去不了南海,所以也不想去。但是我们总会在某个时间节点上、在我们清醒的那个片刻,能够看清是非善恶吧?那就把那点灵光好好守住吧,下次再糊涂的时候,可以用来照照脚下的路。莫言写道:“每当说到这里,姑姑就大笑,笑着笑着,眼泪就会夺眶而出”……

                                              2014.10.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的尾声
后一篇:买橘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