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片肉的去向

(2014-09-11 00:10:09)
标签:

教师节

一片肉

播种缘

教育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一片肉的去向 一片肉的去向

哦,天哪!

    今天是教师节,第三十个。

    第一个教师节那年我考上大学,成为师范生。9月12日开学,没赶上教师节。

    第二个教师节班级搞了个茶话会,请教授们讲话、吃水煮花生。一位教我们唐诗的老先生可爱,吃得两个嘴角都是白沫儿。现在老人家早已去世了。课上得好,谈古论今,无所不及,胸腹间装的仿佛就是活生生的古人古事和自己直率的观点。年龄大,只能坐着讲课,面前一只保温杯。上课从来不提问,也不怎么看我们,好像是在说给自己听。每遇好诗,以掌击案:这诗写得好啊,写到人的骨子里面去了!满头银白的短发,微胖,安徽口音。

    第三个、第四个教师节,好像还是茶话会,吃水煮花生。记不真切了。

    第五个教师节我已经成为一名教师了,记得镇上开了很大的会,表彰,讲话,鼓掌。

    后来的教师节似乎都是这样。自己偶尔也上台领领证书什么的。

    我不喜欢过教师节,据说大多数节日都是为弱者设立的。我是自己愿意做教师的,而且从来没有后悔过,从来没想逃离过,所以觉得教师并不是什么弱势群体。人家是不是尊师重教那是人家的事,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了。当然,可能和我比较闭塞、不和其它职业的人比较得失有关,自己喜欢就行。

    转眼已经是第三十个教师节了。看着台上曾经引领我们前行的前辈,知道自己的教育生涯已进入倒计时,但教育这件事是永恒的,除了学生,还有子孙呢。不用人说,也不敢懈怠。臧克家的《老黄牛》诗说:“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

    照例是开会、颁奖、讲话。但是这次领导讲话喜欢听——为什么要优先发展教育呢?引出区情分析。怎么发展教育呢?引出大政方针。把教育发展成什么样子呢?引出宏伟蓝图。思路非常清晰,和我们讲论文写作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思路差不多。
    但是领导在讲教师的重要性时,讲了自己上学时的一个经历,感人肺腑且意味深长。那时候穷,农村中学,条件不好。看到老师碗里有几片肉,馋得心里流口水,老师就把几片肉分给几个孩子吃了。回到家里跟奶奶说起这事儿,奶奶说:这个老师好啊!那几片肉如果他自己吃了,最后就拉出一泡屎;可是分给你们吃了,就种下了缘。

    老人家的话说得不太好听,但是点中了“教师”的要害。有人天天“吃肉”,结果怎样呢?至多留下一世名望。教师守着清贫,却结下了无数师生缘,种下了成长的种子。早年教的那些学生,他们的孩子有的已经上高中了,但是只要见到,总要跑过来喊一声“老师”,神情一如当年他们做学生时的样子,那种感觉就像自己多了一群弟弟妹妹或者孩子。这是做老师的幸福,是对曾经清苦、辛劳的回报。

    老人家的话还有更值得深思的。一片肉可以种下一份缘,今天的孩子当然不会稀罕。拓展开来,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任何一个有意无意的言行,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时情绪、一段心态、一生成长。高二结束了,我整理好行李准备回家陪伴母亲,我的语文老师遇到了,说:还回去吗?你不补补英语吗?就在教室看书,到我家吃饭吧。于是我留下了,一个人在结了蛛网的教室里伴着绵绵梅雨埋头一个暑假,从初中英语学起。不是老师这句话,我根本考不上大学。大学一年级,大部分同学都从高考的重轭下脱身而出,我却保留了高三时的学习状态。同学都午睡了,我一个人溜到教室去看书,被辅导员老师看到了。他走进来,坐在我的身边,说:还这么认真?能坚持下去吗?你很了不起,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就这一句话,我苦学四年,没有浪费最美好的光阴,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增长了很多见识,连认识世界的角度也得到了扩展。

    孟子说:“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我以为,天下最应该慎重对待的职业有两个:一个是医生,关乎别人的健康和生命;一个是老师,关乎别人的成长与幸福。钱丢了可以再挣,命丢了就一切都结束了;庄稼长不好明年可以重新播种,人长不好就是一辈子的事儿。岂敢不战战兢兢、竭心尽力!

    当老师,如果只是教给孩子那点知识,其实是很容易的,而借助知识的传播种下美德的种子却很难。就像老师把碗里的肉分给孩子很容易,而读懂孩子眼里的渴望却不容易。

                                                        2014.9.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