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的眼神

标签:
眼神妈妈老人每个人的世界杂谈 |
分类: 生活絮语 |
干净的眼神
哦,天哪!
小时候和妈妈一起走路,路边遇到死掉的小狗小猫,苍蝇乱飞,妈妈会用手捂住我的眼睛,说:小孩子,不要看这些不干净的东西。一次,妈妈背着我去看病,回来的路上,遇到两个兄弟因为阶级成分不同而打架,哥哥被打得额头出血,像一条紫色的蚯蚓在蠕动,我被吓得大哭。妈妈回头说:把脸趴在妈妈背上,不要看这些东西。世界上有很多东西会污染孩子的眼睛,使得孩子面对污浊不再恶心、不再恐惧、不再诧异。而母亲像眼神的卫士,护卫着我们保持干净、保持敬畏、保持拒绝,希望我们保有干净的眼神。
长大了,经常要离开妈妈去上学,去做自己必须做的事情。妈妈叮嘱:小孩子在外,不该看的别看,不该听的别听。我觉得自己已经不小了,已经能够理解妈妈的用心——人的眼神一旦不再干净,就能容忍了,就见怪不怪了,就习以为常了,就有可能沾染了……从眼神到心灵,再到行为,距离可以很遥远,也可能只隔一条线,越过这条线,就陷入了烦恼,就回不来了。那么,不要去看,让眼神干干净净地看世界,让眼中的世界干干净净的在那里。
谁能一直捂着自己的眼睛行走呢?但是,如果知道眼神干净是那样美好,即便眼神从垃圾上掠过,从污秽的事情上扫过,从浑浊的世间穿过,也会保持童稚般的拒绝,用干净的自觉把是是非非打扫得干干净净。这不是驼鸟式的自欺,也不是雪莲式的自傲,更不是苦行僧式的自弃,而是珍珠入泥式的自爱,阳光穿尘式的自持,百川归海式的自净。
一天在超市看到一位老人,头发是洁净的银白,衣服是素净的简捷。很多老人在围着打价的鸡蛋排队,围着新鲜的玉米剥皮,她却悠闲地在各种货架间转悠。有人喊她:老姐,这里的拖鞋比那家超市便宜好几块钱呢,不带一双回去?她淡然一笑:我已经在别处买过了,不需要了。质朴的语言却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世界上好东西太多了,你需要吗?不论需要与否,不论质量如何,只要便宜便要、便争、便抢,这种购物的心态就浊了。在另一排货架前与这位老人正面相遇,让我惊讶的是,她的眼睛不似常见老人眼睛那样混浊,她的眼神也不像一般老人那样木然,竟然清亮、灵活得像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真好!我从心里赞叹老人对生命的珍惜,也从心里敬佩她一路走来不染纤尘的修为。
很多人抱怨这个世界纷乱污浊,说它是尘世,是死水。或许真的是这样吧,但是我们可以保持眼神的洁净。我们的目光不得不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穿梭,却可以只看那些能看的、好看的、爱看的。佛说:“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世界之所以纷乱,是因为每个人的眼中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生活的意趣也正在于生活本身的繁杂,在于它的可选择性,至于如何选择、选择什么,那就是每个人的事了。陆游在百花争艳的世界里,看到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冰心老人在芸芸众生中看到了最干净的一群孩子,她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中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我们不能在遇到不洁之物时,总是等着有一双手捂住我们的眼睛,甚至也不必闭上双眼逃避,不论是什么,不看就无可辨别,难免陷入盲目,问题的关键是用什么样的眼神去看——世界的样子常常就是我们眼神的样子。
20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