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卖炕鸡儿啰

(2014-04-16 08:00:19)
标签:

小时候

叫卖声

鸡雏

沧桑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卖炕鸡儿啰 卖炕鸡儿啰

哦,天哪!

    “炕鸡儿噢,卖炕鸡儿啰——”早上在路上走着,背后突然传来一阵吆喝声,声音高亢而略带沙哑,我知道,那是卖小鸡雏的叫卖声。久违了,这吆喝声。虽然我不知道这小城里是否真的有人会买鸡雏,但是,这声吆喝让人确信温暖的季节的的确确已经来到身边了。

    小时候经常听到这样的吆喝声。“炕鸡儿噢,卖炕鸡儿啰——”声音悠长,带着北方人的侉腔。这时妈妈就和大娘婶子们跑出来,围拢过去。卖鸡雏的人放下担子或者停下车子,轻轻打开竹篾编的箩筐,毛绒绒的小鸡雏密密麻麻地挤在竹箩里,黄的、黑的、乳白色的和带花纹的小鸡,像一只只滚动的小毛球,叽叽叽地叫。彼此谈好价钱,卖鸡雏的人就拿出一圈竹编的笮放在地上,然后大家开始挑自己喜爱的小鸡,你十只,我二十的。如果买得多,妈妈会让我跑回家拿只小竹篮来装,如果少,就用自己宽大的衣襟兜回去。

    天似乎已经很热了,担子或者车子停在婶子家后檐儿的树荫下。那是一棵洋槐树,开着满满一树洁白的花,一串串的香甜瀑布一样流下来。记忆中,还有蜜蜂嗡嗡嗡采蜜的歌声。

    那些古老的吆喝声曾经抑扬顿挫地萦绕在我童年的生活里。“抢剪子嘞,磨菜刀哎——”、“扎柳嘞,扎簸箕哟——”、“钯锅锔碗补瓷盆,修理锁头配钥匙”……声音悠长而曲折,像是在唱一首古老的歌。不管有没有需要,只要有这样的人进入村庄,很快就会聚集一大群人围着,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这些走乡串村的手艺人,不光带来生意,还带来外面的各种新闻和故事,在信息闭塞的年代,这是不可多得的精神享受。

    有一年深秋,一个扎柳扎簸箕的匠人在村庄里住下来,人们把用得不能再用的笆斗、簸箕、箔篮拿来让他修理或者加固。大人们围观一阵子照例要去做工,我们一群孩子就在他附近玩自己的游戏。他忙活一会儿,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青萝卜嗑哧嗑哧啃起来。我们那里种的都是红萝卜、紫萝卜,青萝卜很少见到,于是都围过来看他吃。中午他可能喝了两口酒,夕阳下脸色紫红,灰乎乎的衣服被油渍、生皮条和竹篾磨得发亮。他用篾刀把萝卜切成几小块,递给我们吃,我们却哄的一声跑开了——不仅仅是羞涩,他那肮脏的衣服、干裂的大手,还有辨不出忧喜的神情,让我们多少有点儿不屑。

    和大人们在一起聊天时,这些人大多能说会道,可是当他一个人或者面对一群无知的小孩子的时候,迷离的目光里总露出一种落寞而又无奈的忧伤。那时候,我不喜欢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情,连同他们的行业。

    那些行业应该已经相当古老了吧,至少我们小时候觉得是这样,从他们身上能够感受到一种悠远的神秘。当时的手艺人是很受尊敬的,但我从来没想过要去做这样的营生,甚至觉得做这样的事情有点走投无路的味道。如今,那些走街串巷吆喝的手艺人,应该正是当年跟我一般大的人。难道他们当年不曾感受到那些匠人身上暗藏着背井离乡的辛酸?自己怎么又落入这样的生活里呢?那浑厚而略带沙哑的吆喝声透露着深藏在行业背后的沧桑,与我们小时候听到的前辈们的吆喝声一脉相承。

    又听到这样的吆喝声。可能许多人还弄不清他们是卖什么的,而我的心里已忍不住涌起一阵温暖的潮湿。我甚至有点弄不清是自己回到了过去,还是过去的那些匠人始终在我们的生活里吆喝着。

                                                       2014.4.14-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