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洒满阳光的上午

(2013-11-11 21:11:53)
标签:

故事

阳光

时光

季节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洒满阳光的上午 洒满阳光的上午

哦,天哪!

1

    立冬已经好几天了,下过几滴小雨,刮了两场大风,温度计上的红线倏地掉下来。清晨走在大街上,满地梧桐叶子唰啦唰啦地在地上磨蹭,心里觉得好笑,暗中对它们说:你们真TM能赖,要是我,早就落了!

    手上戴着白线手套,小儿子瞧不上眼,说哪有穿着西服戴白线手套的?抬头一看,我的西装早已换成薄棉夹克了,只好咧嘴冲我一笑:你,至少应该戴副黑皮手套吧?服饰方面他一直推崇长风衣和黑眼镜,在他的意识里,父亲或者成年男子至少应该是坚硬、果决、干练的。我也一笑,想起一篇文章里的一句话:“在我小的时候,我极力装得像个大人;而当我已经不再是小孩子的时候,我又希望像个孩子。”好像是托尔斯泰说的吧。名人说话总是走在时间前面,让人一不小心就跟名言撞得眼冒金星。

2

    办公室很简陋,但是有一面墙全是窗户,青山绿树进来,就是一幅大水墨。

    太阳绕过山尖尖,轰地一下涌进来,让我的眼睛有点接受不了,只好眯成一条细线去迎接,但是还是喜欢,有阳光的日子怎么说都让人高兴、让人舒展,甚至让人有点勤奋。

    很快整理好头绪,把上个周末没处理完的评选材料拿出来看。很为这些年轻的老师折服:年龄这样小,就知道这么多理论,就有这么深刻的实践体验。当年我们刚毕业的时候,可没有这些活动,没有这些锻炼机会。尽管很多人在批评教育,但是如果平静地去考量,教育的进步还是相当明显的。而在教育发展这个过程中的许多经历,到今天有的已成为落叶,有的则成为我的食粮。

    在编一张传递读书心得的电子小报,不过这一期的主题一直不很明朗。上个星期就不停地翻阅各种资料,始终没能找到凝结的诱因。就着阳光接着读书,从“研究”类的杂志一直读到“博览”类的,终于找到了关键词,心里豁然。埋头把资料整合起来,觉得背后暖洋洋的,回头一看,原来已近中午了。阳光明晃晃地照进来,天空很干净。山的背影呈黛青色,被强光照射得有点朦胧,让人觉得倒像是在梦里。

3

    以前的同事敲门进来,送来一张请柬,有个小姑娘要结婚了,请我喝喜酒。我从厦门刚回来的时候她做过我的徒弟,现在也长大了。时光荏苒。时光和阳光是一对说不清关系的东西,阳光里肯定融解着时光,时光里有多少阳光融入就很难说了,可是为什么要把这个牛皮糖一样的东西叫做时光呢?莫不是没有阳光的时间、日子、岁月都不算生命历程?我还是喜欢生活在阳光里,哪怕阳光下有很多东西根本搞不明白。

    那天上午到一个宾馆迎接上级来的检查团,一抬头看见窗外不远处的一座海边小山,在深秋的阳光下满山草树色彩斑斓,忍不住指给一位老哥看。老哥说:多像一幅画啊!我嗯嗯地应着,心里更想说的是,都是一样的秋风和阳光,到了不同的草和树那里,感受的方式却完全不同——有的绿得更沉静了,有的嫩黄耀眼,有的却火红鲜艳,而事实比我看到的肯定更加丰富。

    中午去接放学的孩子,站在路边的时候觉得虽然阳光灿烂,而吹到身上的风却让我不禁打了几个寒战,看来的的确确已是冬天了。时光是犀利的,它站在很远的地方看着你,让你心悸,无时无刻不处于生命意识的刺痛中;而季节似乎更锋利、更接近,让人产生切肤之痛,连阳光都安慰不了。很多情况下,我们是生活在季节里的,而对时光则漠然置之。

4

    接受一位爱读书却未曾谋面的朋友的劝导,她说你可以读读杨绛。以前读过一些,前几天又借了杨先生的《将饮茶》读了。读的时候心里一直觉得有很多话要说,可是读完了又觉得什么都可以不说了。李清照和辛弃疾的两句词时常在心里缠绕:“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于是把心里想说的话减了又减,最后就剩下一句:看多了叶生叶落,还怕一个秋嘛。

    阳光非常好。又去翻看朋友的博客,看到一篇谈读柴静《看见》的文字,说“柴静的文字是一粒一粒的,干净利落,平实有力,用字练而准,甚至有点狠。读着读着,不经意地就被某一粒啄了一下,或是被某个句子闷闷撞了一下,心头便会猛地一紧,意念丛生”。赶紧到网上去找,竟然找到了那本《看见》。请原谅我看了网络版的,没有去书店购买。——我觉得对作者的尊重有两种,一种是对版权的尊重,还有一种是对文字的热爱。我属于后者。这样说,很有点“窃书不算偷”的味道,但是毕竟有好书读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而且还有这么好的初冬阳光。

    我读书和朋友一样是很慢的,我喜欢试着复原作者所写的场景和心境,这样才有体验,才觉得过瘾。读了不多,就看到了一颗真诚的心,柴静说:“每次重录的时候,都得深更半夜把别人叫回演播室,灯光、摄像后来已经不吱声了,也不问,沉默地隐忍着。录完,我不打车,都是走回去,深一脚浅一脚,满心是对他们的愧疚。”我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和幸运,但是这种表达愧疚的方式是有过的,而且远远不止一次。

5

    中午了,外面的马路上热闹起来,人家和饭店的午饭香味儿在瓦蓝的天空下熙攘着。我的屋子里也很热闹,相识的、不相识的人通过文字这种最安静的方式聊着自己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是各人认为是自己成长中、生活里不肯丢下的脚印。

    当然,还有满屋子明亮的阳光。

                                                        2013.11.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车轱辘菜
后一篇:挖荠菜的老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