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诵读切入的“简约课堂”
——《水上飞机》课例分析
哦,天哪!
一节课上的是否有特色、有实效,教师对课堂结构的构思是关键。为了让自己的课堂丰富多彩,目前很多老师挖空心思设计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结果切入角度不够稳定,反而把课堂弄成了大杂烩,学生在繁复的教学活动中不停地变换角色和思路,快乐着却没有实质性收获。
按照“一课一得”的课堂教学思想,一节课其实并不需要太繁杂的教学方式,以一种方式为主,其它方法辅助就可以了。以语文阅读课为例,面对文本,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从诵读、语言、写作、主题等角度中某一个角度切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即可,至于丰富的教学内容完全可以通过单一的切入角度的不同层面来解决,从而形成角度明确、教法便捷、落点坚实的阅读课。
下面是朱晓娜老师执教的《水上飞机》的大致过程,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简约课堂”的一些端倪:
一、猜谜导入
二、老师写课题,学生书空
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回答。
三、指导诵读
1.出示初读要求,学生自由诵读。
用多媒体检测自读效果,进行生字词教学:
海鸥 货轮 茫茫
喂 救援 汲水
佩服 输送 遇难
降落 迅速 森林
(1)老师提示学生可以用同义词、近义词解释词语的含义。
(2)老师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判断词语的含义。
(3)老师设置语境帮助学生疏通词义并造句。
(4)老师提醒学生注意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5)老师板书指导学生辨析多音字在语境中的读音:
难:nàn(遇难)
降:jiàng(降落)
nán(困难)
xiáng(投降)
[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是初读课文的要求,但是如何落实这个要求才是关键。朱老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语境落实了字词教学。解决的内容很多,但基本方法却很简洁——语境分析,这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语音语义不好确定时联系语境。]
2.出示再读要求,学生齐读课文,要读出自己的想法。
(1)强调“随即”中“即”的读音,结合句子再读。
(2)分节提读课文,老师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
(3)老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问题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大意:课文讲了什么内容?你明白了什么?
[在学生诵读过程中,老师的评价语被我略去了。这个层次的诵读是在讲解生字词基础上进行的,一方面在个别诵读过程中继续发现语音问题,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在感知的基础上初步产生阅读体验。用一些问题引领,可以让学生很快找到文章的脉络。]
3.看图片,读文段,找出文段中的关键词。
(1)学生提出“奇怪”、“究竟”等词语。
老师要求学生用“究竟”说一句话,给出两个语句让学生判断句中“究竟”的含义。
(2)思考并回答:海鸥之前见过哪些船?这些船各有什么作用?
[在进行文段教学过程中,弄清文段的大意是主要目的,从关键词、关键句切入是解读文段的一个重要方法。值得提醒的是,老师在梳理文段过程中涉及到分类问题,这是训练学生归类意识、建构思维很好的时机,可以适当展开一下。]
四、写字教学(略)
从上面介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老师的课堂思路,即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达到第一课时读会生字词、读通语句、读懂大意的目的。课堂的主体操作模式只有一个“读”,但是在读中把各项任务都落实得很好。特别是生字词教学部分,处理得非常细腻,读音、词义、使用层层深入,而且紧紧抓住语境分析来完成。
所以,我认为课堂教学设计不要把活动弄得太复杂,要讲究点“课堂经济学”,用最少的时间、最简便的办法让学生学会应会的内容。那种为了课堂好看而设计出来的花里胡哨的活动不仅不能给学生实实在在的知识和能力,反而让学生疲于奔命,费时费力,冲淡主题。“简约课堂”,或者叫“经济课堂”就是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老师想做什么,自己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而不是煞费心机的表演。
我不知道朱老师第二课时会如何设计,但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思路是可以理出来的,就是把层次教学与诵读教学结合起来,按照“读通顺,读感知,读文意,读韵味”的顺序展开教学,在每一读里解决相关问题的“四读”教学思路。这样的课堂给人的感觉非常清爽,阅读目标的覆盖有层次、到边到底,没有那些花拳绣腿扰乱人的视听,很值得我们去琢磨。
2013.4.2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