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飘的烟草味儿
哦,天哪!
每次孩子妈妈批评我抽烟,都是那句话:“一股烟味!”孩子其实也不喜欢烟味,但是情感上是倾向我的,他妈妈说完,他就有一搭儿没一搭儿地来一句:“真香啊!”烟味是个不带褒贬的词——如果烟没味儿我还不抽了呢——可是进入某个特定的语境就有了批评的意思,这一点,抽烟的人都知道。孩子正是利用了“烟味”本身的中性,设置了另一个语境,表示对爸爸的理解。
不过,我知道老婆说的是心里话,儿子说的是违心话。不论哪句话,对我都是好的。
在厦门的时候,有个学生写作文,不知怎么说到我抽烟的事儿,用的语言更有意思,她说:“大概老师写东西需要用燃烧引发灵感吧,时常能闻到一种淡淡的烟草味儿。”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关于抽烟的评价了。烟草味儿和烟味是大不相同的,就跟酒香和酒气一样——酒在没被喝掉之前是很清香的,可是从喝酒人嘴巴里冒出来的气味儿却很难闻。淡淡的烟草味儿,是对抽烟人追求的一种情趣、一种格调的描述,某种意义上还有些喜爱的意思,就像写草原的人说“村子里弥漫着牲口的气息”,一下就把人带进了一种氛围中,而不是在指责牲畜的粪便臭。我不知道我的学生写的时候是不是这个意思,我读的时候就是这样理解的,还生出许多感慨:看看,这话说法不同,带给人的感受就是不一样,烟草味儿是有诗意的!
说来有意思,很多人抽烟都会遭到家人、同事的反对,但是我却几乎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这大概与我抽烟很小心有关吧。能够做到不在公共场所抽烟,很少在不抽烟的人附近抽烟,尽可能减少抽烟量……这些“减排”措施让我能够保持身上的烟味停留在“烟草味儿”的水准,而不要接近“烟味”,如果没有这些自我约束,肯定会让人厌恶。
于是又自鸣得意地想到了“烟草味儿”中包含的格调。——不论做什么,如果没有度的把握,往往会把量变引发为质变。比如说开玩笑,本来都是善意的,不会开玩笑的人肯定是缺乏趣味的,可是玩笑开过了头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这玩笑开大了”。读书也一样,经常读,在恰当的时间读,那是人的一种韵味,所谓“书卷气”;但是如果不分昼夜、不分场所总是抱着书读,那就成了书呆子或者书虫了。喝酒有度叫“酒仙”,喝酒无度则叫“酒鬼”;打牌有度叫娱乐,打牌无度叫“赌徒”……度,是人生活的空间,其实是有上下限的,大概就相当于孔子说的“七十而不逾矩”的“矩”吧。
有位很要好的朋友,对我抽烟的评价更让人哭笑不得,说:“想抽你就抽点吧,你抽烟没有别人身上那种烟臭味儿。”表面上看是在夸我呢,实际却让我非常警惕,因为稍不注意就有“烟臭味儿”了。想起一个人赞美另一个人说的一句话:你不像×××,他天天跟个哈巴狗似的,你一点都不像狗。意思是说不像狗,可是总让人产生“像狗”的猜疑。于是我不得不去研究怎么抽烟产生的才可能不是烟臭味儿,这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朋友没有说抽烟的量,而是说抽烟的人,与其说是在讨论抽烟问题,不如说是在讨论和谁感情好的问题——同样的事,不同的人去做,在别人眼里是完全不同的。听明白了,心里很感激。
烟味、烟臭,都是来自人的气味儿,而烟草味儿则是来自烟草本身。可见,事物本身的味道不论好坏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这样,你怎么好怪它呢?而一旦是被人弄出来的味道就有优劣之分了,就进入了别人评判的范畴。因此,做一个合乎本性的人、浑然天成的人,也就是给人以真实感、自然感,应该是做人的最高境界。现实生活中张飞似的人虽然莽撞但不失可爱,而如果和一群诸葛亮生活在一起,肯定让人提心吊胆。
2013.4.2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