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学习生态的选择
哦,天哪!
面对课堂改革,一些老师顾虑重重。有人说:今天提倡这个模式,明天强调那个理念,说不定现在改了过几天又要变。我要问:课堂教学什么形式是永恒的呢?我想只有抱残守缺是永恒的。追求课堂有效,就必须不断地改革,抛弃那些无用的方式、方法,吸收合理的行为、手段——课堂改革不可能有止境。但是,课堂改革也不能把旧有的一切推翻,而应采用“扬弃”,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一词可能有些尖锐,称之为“改良”、“优化”或许更合适一些。
还有人担心用互助互学的小组学习方式,优秀生会被“扯平”,学困生会失于照顾。回答是:分层教学为什么一定要丢弃呢?以前那些有效的培优辅弱的方法为什么不继承下来?从逻辑上说,学困生是用什么方式教育出来的?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否一定能转变?
一切的担心,归根结底是对学生的不信任,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不信任,是对课堂改革未作深入的了解,是没有用心体验学生在那种旧的课堂上的感受,只是一提改革就反感的消极心态导致的。建议有这样心态的老师先不要急于变化自己的课堂,而应反思一下自己现有的教学状态再说,看自己现在的教学方式是不是已经达到了完美的程度,是不是可以千年不变也能适应所有教学内容,放之四海也能适应所有学生。







2012.12.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