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越鸟南枝

(2012-10-11 08:02:38)
标签:

越鸟

生存之道

感悟生活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越鸟南枝 越鸟南枝
哦,天哪!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是汉代《古诗十九首》中《行行重行行》里的句子,大意是北方所产的胡马,来到南方仍然依恋北风;南方的鸟来北方过冬,仍然在南枝筑巢。比喻依恋故乡、不忘根本。这是早就知道的,而且在多年东跑西颠的生活中,真切地体会了这两句古诗的深意。
    有时望着窗外呼啸而过的火车、往返穿梭的汽车,还有各种或快或慢的交通工具,潜藏在心底的流浪情结不知不觉地就会漫延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让我一次又一次地体会生之不易。有时也会问自己:为什么要跑到异乡去呢?这是很难回答的,因为流浪的人心里都知道,谋求物质的需要只不过是一个借口或者叫理由吧,真正的意图似乎更在于寻求某种精神上的东西。如果说追求的东西真的在远方倒也简单——出发了,找到了,心就安宁了;而事实上恰恰相反,离开自己生活的土地,又觉得自己寻找的东西遗失在了故土。有时我在想,人是不是都有两种生存状态——一种是真实的当下,另一种是祈盼的未来?曹文轩先生在《前方》里说“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认为这是祖先迁徙生活留下的习性和欲望。我不能不说这样的概括和解释是让人信服的。但是,人的远方仅仅是空间概念吗?是不是在时间上也还有个“远方”?由于我们对未来的期待无法跨越时间的阻隔,于是错误地把时间上的“远方”误作了空间上的远方,因而才忍不住要离开故土走向异乡,而到了异乡又割舍不下故土?
    这种推测不是毫无根据的,俗话说“干一行,怨一行”,今天许多人不停地跳槽,显然不是对生活空间的选择,而是对当下处境的不满,希望借助改行来达到未来的理想状态。许多作品表现的“穿越”,则更明白地表达了人们对跨越时间的渴望。越鸟南枝,不过是借助空间上的错位来表达心理上的矛盾罢了。
    这种心理上的矛盾毫无疑问会引起社会和人生的动荡,而社会和人生又恰恰是在动荡中达到了稳定与坚实。这很像把粮食装进口袋,起初口袋里有足够的空间,所以粮食总是处于移动状态,如果把口袋晃一晃,粮食之间的缝隙变得很小很小,粮食就会相对稳定下来。
    经常听到人们杜撰的蚂蚁和大象之间的笑话,其中一个说蚂蚁嫉妒大象的庞大,要伸出腿来把大象绊倒。蚂蚁是否真的希望自己像大象一样高大不得而知,但是谁都知道蚂蚁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也许正是因为它们的小,小让它们可以生存在许多“大”的缝隙里,因此小才是它们的生存之道。同样道理,小鸟的生存是因为会飞,飞让它们得到了自由和灵活,因而找到了其它动物无法生存的空间和方式,飞是小鸟的生存之道。老鼠如果不会打洞,也许早已从食物链中脱节;鱼如果不是可以在水里生存,它们恐怕早已泪流成河;草木如果不是不论肥沃贫瘠都甘于脚下的泥土,它们肯定在陪伴着风流浪的途中被阳光谋杀……万物都是在确认了自己的特点以后生存下来的,而自然界的秩序则在彼此适应中形成。
    人类也一样,只是我们不曾意识到,总以为一切秩序都是有人规定好的,然后大家来遵守,于是生出许多怨怼和欲望。其实我们所不满的那些东西,可能正是我们生存的条件和依据,这和越鸟在南枝上找到了温暖很相似。
                                                             2012.10.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