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街
哦,天哪!
站在半山腰的校园里,眼前是一片美丽的景色。蔚蓝的大海,壮阔的海港,一艘艘巨轮停靠在繁忙的码头;山坡上的人家高高低低,一排排很有些年岁的悬铃木长出硕大的叶子,统领着各种花草树木在建筑的空当里很率性地勾勒出不同形状的花边儿;校园里到处都是绿色,水杉挺拔高大,满满的常春藤在围墙上写下几十年的春色;身边的木香花缀满了花骨朵,把枝条压得低低的,有几朵已经急不可耐地吐出清香,仿佛一阵风来就会吹开满园洁白的笑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留下的这句美丽的诗,放在这里正合适。
学校的周边是一些石墙红瓦的平房,都有宽敞的小院子。校长说不知道哪些还住人、哪些已经不住人了。言语里透出一丝无奈——经济发展,城市变迁,老百姓像天上的云,随风飘荡。人走了,生源就少了,学校的发展就受到了制约。
从学校出来,是一条石板铺成的路,坡度很大,石板已经有些年头了,被鞋底和车轮打磨得很光滑,闪着幽幽的光。马路不宽,由于没有什么人,显得很空阔。下水道的盖子也很光滑,生铁铸成的,仔细看去,清晰地写着1957、1966。路边石头垒成的两层小楼、废弃的影剧院、丢失了指针的钟楼,都在讲述着昔日的繁荣和眼下的萧索。海港依旧,铁路依旧,怎么一下子就人去楼空了呢?
另一条街道繁华一些,大概以前是商业街吧,如今还在卖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店外静静地摆放着儿童玩的电动摇车,人也比另一条街多一些。可是静心观察,街边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三三两两地坐在路边的大树下,或者互相搀扶着向什么地方慢慢地走。有一丝酸涩漫过心头:年轻人都走了,这里变成一条老人街了……这是一个温暖而美丽的季节,生命的张扬挂在树梢。如果是萧瑟的秋天或者寒风凛冽的冬季,又该是一番怎样的景象?风雨交加的夜晚,那些迁走的孩子该如何牵挂留在这里的老人?
很多年前,第一次来到这座大海边、半山坡上的古镇,夏季,天上飘着毛毛细雨,空气里流淌着海的气息,特别清新、凉爽。几个人被大海闹得睡不着,天刚亮就起来看大海,走在石板路上,穿行在云雾里,感觉这里的人都生活在仙境里,不由心生羡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抛下仙境,开始去追逐凡尘的灯火?政治中心走了,商业中心走了,教育中心走了……这里的石板路上只剩下一群老人缓缓地走着岁月,弯着腰仿佛在寻找老人街曾经繁盛的脚印,在回味几十年前生机勃勃的年华,去倾听大海依然铿锵的涛声。
没有人的活力,花草也会寂寞吧?还好,这些树木依然愿意陪伴这些看着它们长大、它们看着变老的老人,让老人街没有显得太过落寞。或许某一天,人们看懂了凡间的一切,还会思念这里的石板路和花花草草吧。石板路耐得住风雨,花草会在飘零与复苏中充实岁月,可是这些老人能熬得过春秋吗?
2012.4.2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