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懂与听不懂

(2012-03-12 23:11:39)
标签:

生活百态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听懂与听不懂 听懂与听不懂
哦,天哪!

    有一天孩子说:人要是能听懂动物的语言多好。我问他为什么,他说:那样我们就知道它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啦!我问他知道这些想做什么呢?他说:可以很好地保护它们嘛!我说:可是有些人如果听懂动物的语言,可能会给动物带来更大的伤害呢——他们捕捉动物不是更方便了吗?孩子已经有了很多环保知识,立即明白了我的话,说:也是,那还是不要听懂它们的语言更好一些。其实也不全像孩子担心的那样,传说中的海力布不就是听懂了鸟语而救了很多人吗?语言是工具,传递的内容是语言操作者自己决定的,而不是语言本身。
    在网上经常看到一些谈论男女之间沟通问题的话题,特别是夫妻之间的交流问题。男人似乎好一些,因为据说这类动物不大喜欢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和感情,而是习惯于通过动作或行为来表达。女人恰恰相反,她们更偏好语言表达,于是经常抱怨,说男人听不懂女人的话,甚至不爱听女人的话。或许是这样吧,当一件事情没有发生在身边,男人习惯于到现场去察看一下,而女人似乎更喜欢打听;女人渴望男人甜言蜜语,偏偏男人喜欢把心疼、留恋、欢喜藏在心里;有人说男人是视觉动物,感受女人主要凭借眼睛,那么女人呢?据说有一对夫妻,女的很浪漫,要求男的每天回来都要对她说一句“我爱你”,然后才能安心去休息。起初男的很喜欢这样做,可是时间久了难免厌烦,进门忘了说,女的要把他推到门外重新进来,然后说那三个字;有时男的外面有应酬回来很晚,女的一定会坐在沙发了等他说“我爱你”……从年轻时一直说到几十岁,我觉得那位丈夫竟然没有疯掉,真是奇迹!在一些女人抱怨男人听不懂她的有声语言时,偏偏忘了自己是否听懂了男人的无声语言。如果每一个女人都要男人把把感情挂在嘴边,这个世界上最终肯定只剩下女人了。
    孩子刚回到家,父母就开始唠叨,大致意思是某家父母能力强,给孩子留下了多少多少房子、多少多少钱,自己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孩子每天要辛苦工作,让做父母的心里很不安。起初孩子很感动,觉得父母能够理解自己,特别是自责的语言,让做儿女的温暖而又不安,再三宽慰父母,说一代人管一代人的事,啃老族毕竟是少数。可能父母在孩子的宽慰中也感受到了慰藉和温暖,于是这样的话经常挂在嘴边,终于弄到孩子忍受不住,反问他们:那你们打算怎么办呢?这一问不要紧,父母伤心到了极点,说孩子听不懂他们的话,心都被钱塞满了,对老人一点感情都没有。孩子万般无奈、哭笑不得。其实父母与孩子都听懂了对方的话,为什么结果反而都觉得对方没听懂呢?父母和子女之间想传递感情,最好用感情语言来表达,如果试图用财产语言传递感情内涵,迟早会产生误会。
    有一次和学生聊天,我选用的语言和学生差不多天真,一位老兄听见了,问我:你一个成年人,而且是老师,怎么能和学生说话方式一样呢?这让我感到很诧异,作为老师是应该懂得语义场这个概念的——这个概念告诉我们,交流双方进行有效交流必须在同一个语义场中,而且语格应该尽可能对等,否则就达不到良好的交流效果。比如说早上上班,一位同事和你开个玩笑,你却用很严肃的语言格式与人家对答,肯定会让人家觉得无趣;同样的,当学生以非正式师生关系与老师交流时,如果老师还抱住自己的身份不放,岂不是让学生紧张或者尴尬?
    动物其实是能听懂人类语言的。当人抓来粮食喂动物的时候,动物那种欢快的样子就是听懂了你呼唤的语言的表示;如果人想用粮食引诱动物,进而对其进行捕杀,动物则会变得小心翼翼。记得小时候妈妈常说:人的居心,鸡鸭都知道。听懂听不懂,其实语言只是表象,心理、心情、心态才是关键。因此,人与人之间经常产生一些误会、误解,主要不是语言的问题,而是对彼此心理的感受问题。
                                                          2012.3.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近空无世界
后一篇:旧的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