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月光的元宵节
哦,天哪!
今天元宵节,一天都在以各种方式传递着祝福。可是到傍晚时分,突然狂风大作,不远处的山瞬间一片迷蒙,仿佛戴上了抢劫者头上的丝袜。下班的路上,风势大得飞沙走石,几乎要把人吹倒,气温也急剧下降。
晚饭桌上,吃着汤圆和水饺,可听着窗外呼啸的寒风,话题已不再是今年第一个佳节,而是明天的气温和欧洲的雪灾。冰川真的要来吗?2012真的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灾年吗?人类的毁灭已近在眼前了吗?……尽管这样的忧虑对于宇宙毫无影响力,可是自然界的种种迹象却毫不含糊地告诉我们:上苍已经不愿顾念它一点一点孕育出来的芸芸众生,就像上帝当初毫不留情地把亚当和夏娃赶出伊甸园一样。
孩子一边吃饭一边听我和他妈妈闲聊,后来放下碗筷,说:最好等我去世以后地球再毁灭。我吃了一惊,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不愿看到那样的情景,我去世了,我的儿子、孙子他们怎么样我也管不了了。我问:那你为什么还要把他们带到这个世上来呢?这次他没有像平时那样为自己编织很多理由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合理的,反而顺着我的思路说:是啊,我已经后悔为什么要让你们把我生出来了……不足十岁的孩子!我可以把他的话当作笑谈很快忘掉,但是孩子心里对未来的恐慌、缺乏信心我却无法释怀。
在中国人为计划生育大费周章的那些年,听说西方一些国家人口出现负增长,感到十分不解,现在事实却证明了中国未来的年轻人已经不愿意为他们的后代负责,因为这个责任负不起。对未来不再有信心,对眼前的生活会持什么样的态度呢?我不敢去想,我不愿看到所有人都抱着得过且过、急功近利、浮躁苟且的生存态度,不愿看到人浮于事、短期行为、混乱不堪的生活场景,可是我能用什么来证明未来并不渺茫、不应悲观呢?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掉,我们就没有办法让世人像以前一样用心地活着,努力使自己和别人活得更好一些。
电视里的元宵晚会正在欢声笑语中展开。“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你去想一想,你去看一看,月亮代表我的心……”非常喜欢这首歌,喜欢那典雅的爱情表白,可是今晚没有月亮。“明月照窗前,一样的情思一样的离愁,月缺尚能复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绵绵的乡愁在期盼中被拉扯成一缕缕追月的彩云,凄恻却满怀期待,可是今晚的月色迷失在驱赶不散的阴霾里,不知是缺是圆,那个站在白沙滩的女子还在等待明月照窗前吗?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崔液《上元夜》)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宋·姜白石)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欧阳修《生查子 元夕 》)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清·丘逢甲《元夕无月》)
……
读这些诗句,热闹也罢,冷清也罢,欢笑也罢,愁苦也罢,爱也罢,恨也罢,对生活总还是充满期待的,至少还在回忆过去或者等待未来。可是,一场寒潮却轻而易举地击碎了一个孩子或者说一代人对生活的热爱,怎么能不让人从外到内地感到寒冷?
如果今晚有月就好了,我以此来宽慰自己,应答的是一阵紧似一阵的风吼。夜已经深了,窗外一片模糊,天和地仿佛又变成盘古之前那样混沌一团。天气预报说,这样的天气从东北一直到华南。
2012.2.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