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人的瞳孔

(2012-01-04 08:04:24)
标签:

感悟生活

文化

分类: 生活絮语

诗人的瞳孔 诗人的瞳孔
哦,天哪!

    好像是朦胧诗人顾城说的吧,“上帝给了我黑色的瞳孔,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是,这是一句非常有个性的诗句,正因如此,今天依然鲜活在很多人的口头,表达着对光明的坚定信念。多好的一句诗啊!可是顾城却走了,据说走得很悲惨。为什么?不要用心理学去分析他,他是诗人,普通的心理学解释不了他,他的瞳孔里一片漆黑。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诗,我们都很喜欢,可是海子也死了,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省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为什么?我们不要用情感去解释,这首诗里就有答案。他也曾试着“铡草喂马”“周游世界”,还想告诉别人他“闪电般的幸福”,但是他都没做。——什么叫“闪电般的幸福”?“我只愿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说“我只愿”。他和顾城一样有过远大的理想,他说;“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不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或一位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他做到了吗?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是北岛的诗句,可以作为顾城和海子的墓志铭。我不能说死去的就是高尚者,而活着的则是卑鄙者,不能说,否则我自己也很卑鄙了,那我就应该有一张通行证了,可是我该拿着它去哪里?受不得大辱就必须吃得下大苦,这是规律。记不确切了,北岛似乎还有一首诗,题目是《生活》,内容只有一个字:“网”。隔着网是可以看到光明的,可是你却永远无法到达。
    诗人的瞳孔真的很奇特,它们不仅看到了远方的光明,还看到了网。怎么才能通过这张网而到达光明呢?他们一定想到了让自己变得小小的,是物质的小,不是小人,如果是小人他们就有通行证了;然而这张网密得让人无奈,所以只好丢掉形骸,让理想像飞蛾扑火一样飞出网去。
    说到诗人,不能不想到屈原。这位浪漫的贵族诗人曾是那样的自信,连生辰八字都与众不同,所以他急急忙忙“朝搴阰之木兰”“夕揽洲之宿莽”,以期“导夫先路”,创造一个君明臣贤的美好社会,然而他理想的头颅一再撞到昏庸的石头上,只好生前“握瑾怀瑜”,死时怀抱顽石。渔夫问他“何不逐其流而扬其波”?他答:谁愿意洗干净的身子却穿上脏衣服呢?或许诗人的瞳孔本身就是太阳吧,它们总是把世上的污垢看得太清楚了。于是屈原走了,他想用江水洗净眼里的世界。
    想用江水洗净世界的还有李白。这个做官缺少手腕,做仙没有天梯的人,只能写诗,说“自古圣贤皆寂寞”,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说“抽刀断水水更流”,说“安能摧眉折腰”……传说他想在黑夜拥抱月亮,这奋力的一扑,大概是给了他满怀的光明吧。但愿如此。
    ……
    当代作家毕飞宇说:“光线暗了,我们的瞳孔自然而然就放大了。”我想跟一句:瞳孔放大了,自然而然就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从此就留在了他们的瞳孔里,连做梦都无法推开,纠缠得他们四处奔逃。
    幸好我不是诗人,在这寒冷的夜晚,抬头便可看见窗外如霜如雪的月色。

                                                                     2012.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