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枣刺

(2011-05-29 00:20:41)
标签:

岁月有痕

情感

分类: 生活絮语

枣刺 枣刺
哦,天哪!

    枣刺其实不叫枣刺,它真正的名字叫“葛针”,而“葛针”不仅枣树会长,刺槐和一些其它树木也会长。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枣树都长刺,反正本地的枣树是长刺的。那刺还挺长、挺硬、挺尖,像一根根钉鞋用的小钉子。
    小时候过年家里买几张新年画,伟人像或者样板戏剧照,没有什么东西把它们固定在墙上,哥哥就会给我下达指令:去,弄几个葛针来。于是我就跑到家门外的一片小枣树丛里,小心翼翼地摘一些枣刺拿回来。哥哥找硬纸片剪几个小片片穿在枣刺上,让我把画理好,用枣刺一扎就贴好的,好在那时的墙壁不是用今天的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大多是用草秸混合泥土做的,很容易扎进去。
    大人的做法总会影响孩子们的创造力,我们的玩具也就和枣刺结下了不解之缘。实在没有什么好玩的,到河边挖一点潮湿的烂泥巴,放在平整的石头上用力摔打,直到产生可以塑造的韧性,就可以制成各种玩具了。大一些的孩子手巧,做成拖拉机、坦克或者手枪什么的;小一些的就搓泥蛋、捏小人儿小鸟小狗。不论大小都爱玩的玩具有两样,一样是把泥巴做成小泥碗的样子,尽量把底子压薄,然后用力往平地上一摔,乓的一声,气把泥碗的底子鼓破,我们就听那声音是清脆还是闷哑,看鼓破的窟窿大小,优劣胜负就比出来了;另一样是先做一个泥锥,四棱或者六棱,下面大上面小,以可以稳稳站住为原则,在上面安一根尖儿朝上的枣刺,再搓两个泥蛋插在苇蔑两端,苇蔑的中间架在枣刺尖上,用手轻轻一拨,那安着泥蛋的苇蔑就旋转起来,谁转的时间长谁就胜利了。也许在成人看来这实在是极无聊的东西,可是我们玩得津津有味,整个上午或者下午就趴在那里转。豪华一些的,还可以找一点彩色的纸贴在泥蛋上,转起来就特别带劲儿。
    冬天冷,不能玩泥巴,就做风车玩。找两片硬纸片,剪成长方形,用一根细的高粱杆夹住、绑紧,再用枣刺固定在粗一些的高粱秸上,就可以迎风飞转了。枣刺不结实,转一会儿就松了或者断了。正因如此,可比的东西也就出来了,看谁的风车转得快,坚持的时间长,这对枣刺的要求就特别高,要找到又长又硬的才行。为了找一根好枣刺,我们不知要在枣树丛里钻多久,经常刮得脸上、手上都是长长的血绺子;还有人刮坏了衣服,回家少不得挨一顿责骂。
    枣刺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很多欢乐,但夏天也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光着脚丫到处乱窜,一不小心踩上扔在地上的枣刺,脚底就会被扎出一个血窟窿,痛得哇哇大叫。这还是好的呢,如果枣刺断在肉里,就要一瘸一拐地哭着找妈妈用针挑出来,疼痛就会持续得更久,有时还要挨几句批评:没事不往干净地方走,钻那枣树棵子干什么!活该!他们哪里知道找一根好枣刺对于孩子来说的重要意义。
    大人也有吃枣刺亏的时候。有自行车的不小心被枣刺扎了,车胎噗地一声瘪了,只好把车子扛着找地方去补。那时候自行车非常少,但手推车多。如果手推车被扎破就更麻烦了,要把上面的东西卸下来再去找地方补车胎。大人们的苦恼往往是孩子们的快乐,一些调皮的家伙就会摘一些枣刺放在车子经过的地方,然后躲在草丛后面等着那个快乐时刻的到来,由于忍不住那种快乐的刺激,又总是被发现,告到家长那里,挨一顿打大多是在所难免的。这也许就是物质贫乏导致的精神空虚吧。
    那时物质不知怎么就那么贫乏,连肚皮都吃不饱。那些半大的家伙就会到菜园子里去琢磨点吃的,不管是私人的还是公家的。为了防止瓜果萝卜被偷,大人用来防范的办法就是枣刺。他们把那些长着尖尖长刺的枣树枝安插在危险的地方,让那些兔崽子望而生畏、知难而退。但是真的想去弄来吃,那几根枣刺哪里能挡得住!大人们有的是智慧,而我们有的是时间。这种斗智斗勇的故事在吵骂和哄笑声里时不时地上演,构成了我们这一代人酸酸甜甜的童年。
    如今枣刺是难得一见了,然而尖锐和刺痛相伴的日子去永远不会从记忆里消失,而这些记忆大多让已经上了些年纪的人开心一笑。也许童年或者回忆总是快乐的吧,即便被扎得血肉模糊,也依然像肉里没有挑干净的刺一样根深蒂固,难以忘怀。
                                                                   2011.5.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