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触摸诗心·谁惜泥沙万点红

(2010-12-11 00:30:12)
标签:

诗歌鉴赏

文化

分类: 生活絮语

触摸诗心·谁惜泥沙万点红 触摸诗心·谁惜泥沙万点红
哦,天哪!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谁惜泥沙万点红。恨难穷,恰似衰翁一世中。
    提起陆游,大家有一个概念性的结论——“爱国主义诗人”,这是一点都没错的,不论他在官海里翻滚还是在家乡山阴蜇居,他的近万首诗词里到处洋溢着爱国主义情怀,正如他在《病起书怀》里所说:“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这份爱国热忱成就了他高尚的品质,也让他吃尽了苦头,而他历尽艰辛不改初忱,就像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在风雨飘摇的南宋弥漫着经久不衰的芳香。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琬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然而,唐琬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为道德标准的陆母的不满(据考证,真正的原因是唐婉不孕,这和刘兰芝颇为相似),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和唐琬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最终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对这段感情,陆游痛苦了整整一生。31岁时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意外地看见了唐琬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不料这时唐琬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琬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琬送来的这杯苦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六十三岁时,“偶复来菊缝枕囊,凄然有感”,又写了两首情词哀怨的诗。六十七岁时,他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又写诗感怀。七十五岁时,他住在沈园附近,这年唐琬已逝去四十年,“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重游故园,挥泪笔作《沈园》诗。八十一岁那年又作梦游沈氏园亭诗。八十四岁时,离他辞世只有一年,再次重游沈园,怀念唐琬,作《春游》诗:“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这是他在感情上的波折。
    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赴临安应试进士,取为第一,而秦桧孙子秦埙居其次,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二十四年(公元1154)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秦埙之前,竟被秦桧除名。二十八年(公元1158),秦桧已死,陆游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三十二年(公元1162),孝宗即位,以陆游善词章,熟悉典故,赐其进士出身。这是他在科考场上的挫折。
    他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淳熙二年(公元1175),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淳熙五年(公元1178),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六年(公元1179)秋,从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改任朝请郎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他一方面用大量精力处理因茶盐官卖后,茶盐户破产,被迫采取私贩和闹事进行反抗而引发的各种纠纷和诉讼;另一方面上书朝廷,主张严惩不法官吏向茶盐户收纳高额茶盐税趁机大量搜括民脂民膏的行为。淳熙七年(公元1180)春抚州大旱。五月大雨,山洪暴发,淹没大片田地和村庄,洪水冲到抚州城门口,百姓饥困潦倒。陆游密切注视灾情发展,写下“嘉禾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诗句,同时上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在未征得南宋政府同意前,他先拨义仓粮至灾区赈济,使灾民免于饥饿之苦,然后奏请拨粮和给江西地方官下令发粮,并到崇仁、丰城、高安等地视察灾情。这一举措有损朝廷利益,十一月,被召返京待命。途中又遭给事中赵汝遇所劾,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春,以朝请大夫知严州(今浙江建德县梅城镇)。官至宝谟阁待制、晋封渭南伯,后被劾去封号。又以“擅权”之罪罢其官职还乡。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公元1189),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这是他在宦海里的沉浮。
    这些打击让陆游痛苦不堪,但他始终像一株梅花在冰雪中傲然开放,散发着人格的芳香。他在诗词中多次写到梅花: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梅花绝句》)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朝中措·梅》)
    他笔下的梅花是那样的孤寂,又是那样的傲然,和诗人一生的境遇完全融为一体。难怪他如此热爱梅花,用细腻的笔触一次次地描绘、吟咏梅花。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刻画梅花形象的时候,总是特别观照梅花所处的环境:积雪、幽谷、黄昏、风雨、江头月底……也许这恰是他一生所处种种环境的真实写照吧。而正是凄冷、孤寂的环境才成就了梅花的处逆不颓的品格,也正是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让陆游坚贞的品质得以流传至今。在文学方面,陆游与柳永都是才华横溢之人,可是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却完全不同,这固然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但个人的主观努力更为重要,这就是修养吧。
    这首《豆叶黄》是陆游晚年的作品,小词总结了自己一生经历的曲折,词人感慨万千——纵是一树纯洁的梅花又如何呢?终将飘落于泥沙,化为尘土。不过对词人所说的“谁惜”二字我有些不同意,也许当时是无人珍惜的,但词人自己珍惜,时至今日我们珍惜,应该没有太多遗憾才是。
    正如词中所说,陆游晚年飘落于泥土了,他在山阴乡村度过了二十余年,创作了不少表达对乡村淳朴生活热爱的好诗。而那位才子柳永却飘到了烟花巷里,赢得了“群妓合金葬柳七”的结局。——人的一生,即使到了晚年也还是有很多变数的,又岂可不慎?
                                                               2010.12.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