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文言文语言障碍的快捷键[5]

标签:
文言阅读教育 |
分类: 教学思考 |
5.洋为中用
众所周知,汉语特别是古代汉语是没有完整的语法体系的,有一些简单的语法理论也是依附于训诂学和辞章学,所有的词法、句法大都靠从大量的语言现象中去感悟。直到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发表,才开始模仿西洋语法学,建立教学语法体系,形成独立学科;1924年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也是模仿英语语法建立起来的较为完备的现代语法体系。可见,我们今天用以解析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语法概念和理论体系,主要是从西方借鉴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汉语语法与西方语法有着很深的血缘关系,因此,在当前文言文教学不强调名词术语而重视理解运用的情况下,借用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概念和理论,不失为一种“投机取巧”的做法。
事实上,古代汉语中的许多句法现象,和英语中的句式结构的确有着很明显的对应关系,如英语中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与文言文中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就十分类似。
先看看英语中的定语从句与文言文中的定语后置句的关系:
He is not the one who will give up easily。 译文:他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人。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When I passed by, I saw a man who was quarreling with his
wife。 译文:当我经过时,我看到一个人和他的妻子在吵架。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There were men in that crowd who had stood there every day for a
month。 译文:在那群人中,有的人每天都站在那里,站了一个月。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再看英语中的状语从句和文言文中状语后置句的关系:
He'll be arriving at six. 译文:他将在6点到。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I'll have finished in the bathroom in a few
minutes. 译文:我一会儿就用完浴室了。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病梅馆记》)
He said he'd lived in a tent since his house burnt
down. 译文:他说自从他的房屋被烧毁后,他就一直住在帐篷里。
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淮阴,王也,受械于陈。(《报任安书》)
He stared at me as if seeing me for first
time。 译文:他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就像第一次看见我似的。
火烈风猛,船往如箭。(《赤壁之战》)
本人对英语语法只是一知半解,不敢作深入的分析,但在文言语法教学过程中,经常听到学生将所接触的文言语法现象与英语课上学到的知识相对照,似乎如此理解得更深刻一些,故不辞鄙陋,把这一现象提出来,供有识之士作进一步的对照研究,以求从它山之石中攻出玉来。
运用快捷方式消除文言文阅读中的语言障碍,并不是说不需要做大量的、艰苦的语言积累和语法知识梳理工作,只是指在没有工具书、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去尝试解决一词多义词义的确定、生僻字字义的推测、词类活用方式的判定、句式结构的分析等问题,它正是建立在大量的古今中外语言知识的积累之上,多角度展开联想,运用对比和类比思维解决文言语言障碍的几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