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素描心态

(2010-09-16 00:13:05)
标签:

感悟生活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素描心态 素描心态
哦,天哪!

    素描,单用线条描写、不加彩色的绘画,是一切绘画的基础。文学上指简洁朴素、不加渲染的描写。
    我不懂美术,按理不该讨论这个话题。但是在文学上经常要用到“素描”和“渲染”两个美术专业术语,所以我无法回避。先看一首古诗吧: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鹊楼》
    前两句写景,留给我们的只有三根线条:圆形的落日,波浪形的山峰,曲曲折折的黄河。这就是素描手法。而后两句抒情,想看得更远吗?再站高一些。没有任何的铺垫、背景,直截了当地把道理推到读者的面前,这也是素描,是观点、情感表达上的素描。
    我想说的素描心态,大致就是这个样子吧:看人看事不要带上不必要的色彩,也没必要非要探寻背后的万千气象,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抽取主要特征就可以了。有一次几个人在一起谈论某高层领导,觉得很有魄力,做了不少有意义的事。突然有一个人说:你们不知道吧?他是某某某的孙子。于是话题就随之改变了,不再评价这位领导做了什么,而是谈论谁和谁是什么关系,本来大多数人持肯定态度,至此全部推翻,认为这些人之所以能做到什么职位全是靠的关系。我认为,这样来评价一个人是有失公允的。《红楼梦》里的贾雨村就犯过这样的错误,薛蟠抢了英莲,还唆使家人打死了人,理当受到制裁,可是那个沙弥出身的门子给了他一张“护官符”,事情就加上了很多背景,他的态度也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最终成了一个恶官。他缺的就是一份素描心态,不能就事论事,就人论人。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那个社会就是这个样子,除非他不想在官场上混,否则就不能不考虑蜘蛛网一样的关系,因而是整个社会缺少素描心态。时至今日,人们还在呼唤包公、海瑞,大概这些青天大老爷比别人多的也就是素描心态吧。
    从这个角度讲,我可能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以前做班主任的时候,很多同事早早就把学生的姓名、家庭情况、学习成绩记得清清楚楚,学生一见面就能聊得人家一愣一愣的,于是只好臣服:是,我以前不爱学习,上课喜欢讲话,以后我一定改正。我在正式接触学生之前几乎什么资料都不愿意看,倒不是偷懒,而是害怕许多学生身上曾经有过的缺点让我先入为主,左右我的判断,影响我和学生平等地进行交流。事实证明,许多曾经很不受老师喜欢的学生,在和我交流的过程中,都会渐渐消除心理障碍,努力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我要的是学生的现在,而不是过去。
    纳兰性德的《木兰词》里不是有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吗?从事理上讲这是做不到的,见过的人怎么可能“如初见”呢?但从心理上讲是可以做到的——昨天那个人,和今天这个人怎么可能没有变化呢?昨天你们起了争执,经过一夜的消化,或许今天他正对你抱着感激之心,如果你带着昨天的背景来和他交流,怎么可能心态平和呢?
    《三国演义》里我最不喜欢的人物大约就是蒋干了。这个家伙好大喜功,在曹操面前夸下海口,说自己可以劝降周瑜,可是到了江东却被周瑜又吓又哄又骗,把嘴给封上了,所有的说辞一句也没说出口。窝囊!不管成不成,你总要把你想好的话说出来吧?这就是表达上缺少素描心态,顾忌太多,只好被人家利用,弄了个假情报害死了蔡瑁和张允。可以这样分析,即使他知道从周瑜那里搞来的是假情报,他也会交给曹操,因为他不敢跟曹操讲自己到江东一筹未展,他尽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小命儿了。顾忌越多,人的素描心态就越少。
    我不主张说话不讲究分寸和艺术,但不管你以什么方式说,最终必须把意思表达清楚,与其绕来绕去,还不如明明白白地说出来了事。很多外地人不喜欢和江苏人打交道,因为江苏人太顾及自己和对方的面子,表达太委婉,常常弄得人家一头雾水。据说很多人也不喜欢和知识分子交往,知识分子读的书多、想的事多,把许多相干、不相干的因素全考虑到了,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总是试图把方方面面都照顾到,反而让人家觉得酸或者迂,不爽快。这也是因为表达上缺少素描心态。试想,如果军人在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也要想七想八的,得贻误多少战机啊!
    有句话说“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这是对的,但“人”字却只有简洁的一撇一捺,写“人”的时候谁也不会想着画上眉眼、画上耳朵、画上笑容或皱纹,只要把主干抓住就够了,没必要弄得那么复杂。我觉得“人”这个字本身就是素描的。
                                                           2010.9.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我向山走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