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向若轩
向若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8,025
  • 关注人气:27,3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高考真题解析(江苏卷)[3]

(2010-06-28 10:45:02)
标签:

教育策略

教育

分类: 教学思考

                            2010年高考真题解析(江苏卷)[3]

                                                             2010年高考真题解析(江苏卷)[3] 哦,天哪!

三、古诗词鉴赏(10)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要求“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

【解题技巧】

    本题的考查目的是要求考生对送别的背景及情绪进行初步感知,属于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延伸到其他篇目,只要抓住首句中的意象即可,难度较小。

【参考答案】

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橘柚香”具有时令特征,代表秋天,由此可联想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句。)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D

【解题技巧】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角度去思考:①诗歌中的关键词,如“醉别”、“凉”、“愁”;②诗歌塑造的意境,如意象、温度、明暗、色彩等;③诗歌的类别特征及感情基调,即诗歌的归类鉴赏法,如本诗的标题即点明为送别诗。

诗歌归类鉴赏法是考生快速确定诗歌感情基调的重要方法,现举例如下:

1、送别诗

   主要意象:文题(送、赠、别),柳、酒、歌、长亭短亭、灞桥、南浦

   情感要点:离情别绪、深情厚谊、激励劝勉

2、爱情诗

   主要意象:鸿雁、双燕、鸳鸯、青鸟、红豆、桃花

   情感要点:款款深情、绵绵思念、离愁别恨

3、边塞诗

   主要意象:边关、玉门、羌笛、胡马、黄河、桑干、并州、阴山、长城、黄沙

   情感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判

4、山水田园诗

   主要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春草秋叶、农家小景

   情感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向往、厌恶污浊、隐逸情怀

5、行旅诗

   主要意象:驿站古道、舟马征铎、杜鹃鸿雁、浮萍飞蓬、孤馆月色

   情感要点: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思乡思亲、孤独寂寞、归期遥遥

6、咏物诗

   主要意象:松、竹、梅、兰、菊、蝉、蜂、鹤、雁

   情感要点:清高孤傲、无畏无求、无人理解、壮志难酬

7、咏史诗

   主要意象:古迹、古人

   情感要点:借古讽今、盛衰无常、物是人非、壮志难酬

【参考答案】

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此为第一层。又因“醉”字,可推出“愁”情,即借酒消愁,此为第二层。“江风引雨”为景语,起烘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此为第三层。)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解题技巧】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对“代为之思”的理解,即送别之人为远行人而考虑。这种手法考生并不陌生,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就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句,只要稍加迁移,便可发现本诗的后两句是在写想象友人离去后可能出现的情境,以此来表达惜别之情。柳永的《雨霖铃》虽非“代为之思”,但也用了“念去去”引出对别后情景的描写,以此来表达离情别绪。本诗综合了两种手法,不是写自己,而是想象远行人别后的处境,所以说“其情更远”。

【参考答案】

    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鉴赏类题型,包括表达技巧、思想感情、效果等部分。根据诗句内容和“代为之思”一句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其情更远”意为将情感表达得更为深切,意思对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8)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

   (2)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3)诗云:“   ,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战国策·秦策》)

   (4)奇文共欣赏,  (陶渊明《移居》)

   (5)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6)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

【解题技巧】

    本题命题多为结合上下句来默写,要注意上下句的提示,做到准确填写,不添字、不减字、不写错别字、不颠倒字词。要特别注意句中的虚字要准确默写。

【参考答案】

 (1)泣涕涟涟    (2)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行百里者          (4)疑义相与析    (5)剑阁峥嵘而崔嵬    (6)不知天上宫阙    又恐琼楼玉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