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极与拳击

(2010-04-07 01:15:17)
标签:

感悟生活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太极与拳击 太极与拳击
哦,天哪!

    父亲年轻时是练武之人,等我懂事了,家里还有很多枪、棍、鞭等器械。虽然后来父亲很少再摸他的那些宝贝,但是武术或者叫尚武精神对我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武术的门派是相当繁多的,彼此之间有融合,也有龃龉。我不知道父亲学的是哪门哪派,有时他高兴了教我几下,也多是打沙袋、练腿劲、钢鞭插花等基本功,似乎也教过几招白虎拳,毕竟他已经年纪大了,多年不练手生了,也就没再坚持。
    虽然没练出什么招式,但是我对武术的兴趣却并没有减。有一阵子流行武打片,什么《少林寺》、《霍元甲》之类的,包括后来的《射雕英雄传》,我都非常喜欢看。每当看到中国人和外国人比武,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直到中国人被迫使出绝招,把对方打倒在地,才感到一阵说不出的舒畅,仿佛击倒欺辱中国人的家伙也有自己的力量,看得爽快,看得扬眉吐气。
    看多了,对里面的一些门派也能有点感悟,什么少林、武当、峨嵋的,或朴素实用,或轻盈灵巧,都很喜欢。唯独对太极拳看不明白其中的奥妙,不理解为什么那般阴柔,那么多多余动作。后来又看到柔道、拳击,很为他们的稚拙感到好笑——看我们的功夫,不仅有用,而且好看,很有些表演的艺术成分在里面。
    不过对于中国功夫,特别是太极神功中表现出来的理念不太愿意接受。简单地说,武术的实际价值,除了强身健体外,不外乎用力量和技术对付敌人,干嘛要加入那么多表演的成分呢?莫非你用艺术化的方式打倒对方,对方就会对你没有意见,爬起来以后就不好意思找你的麻烦?这一点,我以为不如拳击来得爽快——我就是要打倒你,力量已到你的面前,是接是避你看着办吧,反而多了些习武之人的简捷明了。
    由此又想到国人解决问题的办法。当一个问题出现以后,我们不是想用什么方法迅速解决,而是想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和别人保住面子,于是产生很多干扰因素,让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起来。
    有一次和一东北过来的哥们儿乘车出去办事,车上有两个人一直在吵架,你说我不对,我说你错了,几十里的路,吵得人不胜其烦。最后了哥们儿实在忍不住了,说:你俩别吵了行不行!有啥事儿让师傅停下车,你们下去剋,剋明白了再上来,俺们等你!几句话说得满车人笑。大家都说北方人有时显得粗野,却没有去思考粗野的行为背后的豪爽。小时候在东北,伙伴之间发生矛盾,就直截了当地说:走,打架去!于是两个人或摔或踢,直到一方认输,还要问一句:口服心服?如果说心服,便不再打了,拉起来该玩啥玩啥。
    到南方来以后,开会大部分不是在研究问题的性质和解决方案,而是琢磨这件事和哪些人有关系。大家都犹犹豫豫地试探着、谦虚着,谁也不愿点出问题的症结,都等着别人出招,看上去斯斯文文,实际暗中较劲,这大概就是中国功夫里的所谓辗转腾挪、蓄势待发吧。最终问题解决的时候不还是要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难道有了那些多余动作,受损失的人就不再心生不满?事情办得拖拖拉拉,让人窝心。
    曾经接待过一位朋友,是来向我借钱的。可是他的切入离钱实在太远了,然后一点一点往钱上靠,等我弄明白了,火气也上来了,对他没好气地说:老人生病要用钱,你直接说不就完了嘛,干嘛和我谈什么莎士比亚、川端康成呢!
    我这样说当然不是提倡动辄拳脚相向,我是想说,在文明的基础上,能不能简捷一些,把思路直指问题的本质,就像拳击一样明快,我就是要把你干倒!这样的思维方式可能更让人放心,因为出来的是拳头,而不是花招。鲁迅先生曾打过一个比方:“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武术是武术,生活是生活,我觉得比武的时候你尽可以用你的太极神功去把对方弄得眼花缭乱,生活中一定要让人家明白你的真实意图。简捷的思维方式会让人活得轻松。如果大家都这样绕来绕去,说不定就会像蒋干遇到周瑜,被人家三绕两绕给你嘴巴上贴了封条,那可就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2010.4.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祭祖
后一篇:生命经济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