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心难空

(2009-12-08 23:51:13)
标签:

感悟生活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人心难空 人心难空
哦,天哪!

    读王维的山水诗,时常有一种面对秋湖的感觉,那种清明澄澈把人心中的尘埃涤荡得干干净净。“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还有比这样的风景更干净的感觉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还有比这样的夜晚更空明的境界吗?是的,“空明”,凡是有些人生觉悟的人都在追求这种心境。
    然而,人心真的可以如此纯净、空明吗?王维或许做到了,那是他从世俗红尘中跌倒爬起后的顿悟,还是在漫长人生苦旅中点点勘破?总之,他明白了,人生不必苦苦挣扎,不必自怨自艾,不必怨天尤人,也不必喟然长叹,只要你能走进空山,面对清流,就可以多一些欢喜之心,看什么就都是可爱的了。我喜欢这样的心境,可是我做不到,我能做到的至多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不是我不努力,实在是人心难空,几乎没有一个角落不被占领,这一块是亲情,那一块是友情,还有一块是爱情,大片大片的是对物质的追求。人心是一片自留地,种上这些花草蔬菜才能踏实。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有人说,除去杂草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地里种上庄稼。田地是不能闲着的,所以人心也不能空在那里。
    也许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心里随便长了些东西;也有人知道该种些什么在心里,可是总是缺乏自信,于是今天种这个明天种那个,最后杂乱无章,人生如一团乱麻。更有意思的是,自己地里不长的东西,看到别人的地里长着,就总想移植过来,以此来满足某种需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代偿心理。“我小时候家里很穷,要什么没什么。我尝过的苦,绝不让我的下一代继续苦下去。别人家的孩子买得起的,咱们家的也买得起。只要能让孩子高兴,就是举债都没关系。”这就是代偿心理的直观表达,不知道您看了这段话心里是什么感受。更可怕的是行为:恋爱没成功,发誓一定要找一个比现在这个更好的,于是百般挑剔,直至自己成为明日黄花;自己由于某种原因没考上大学,于是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考上,对孩子学习上的要求近乎苛刻;出于陋俗或好胜心而不是责任与爱心领养人家的孩子……这些代偿心理的根源都是自卑,是自我评价标准的失衡。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代偿心理都是不好的,比如说因为生理上的某种缺陷而发奋读书或创业,由于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而更看重家人之间的亲情,由于事业上的不顺心而热爱山水……到这里我们大致可以断定,王维空灵的山水诗、温馨的田园诗,何尝不是代偿心理的作用!纷繁复杂的官场让他不胜其烦又摆脱不开,于是纯净的山水成了他灵魂的居所,温馨的田园成了他思想的乐土,他也摆脱不掉代偿心理的左右,但他选择诗意地活着。
    人心难空,面对难空的内心应该如何措置,各人有各人的方法。所以我写了《今生今世》这个故事,让芸芸众生中的男女主人公在红尘中不停地扑向自己的目标,而目标又总是不停地破灭,于是爱情代偿、亲情代偿、事业代偿、经济代偿、回忆代偿……一连串的肥皂泡闪着七彩的光招引着人们不断去追逐,最终也只是一场梦而已。我不想写成悲剧的,但是没办法,靠代偿来作为生命的支柱是无法获得真正快乐的。
    我曾给学生朗读刘燕敏的《追求者的副产品》,让学生讨论其中的观点,“世间的任何事物,只要你执着地追求,你会发现它们背后都隐藏着副产品,你追求爱情,爱情没得到,结果你成了诗人,诗成了隐藏在爱情背后的副产品。你追求幸福,幸福没得到,结果你成了智者,智慧成了幸福背后的副产品。你追求事业的辉煌,事业还没达到顶峰,你就成了名人,名气成了事业的副产品。在这个世界上,对追求者而言,是不存在失败者的。他们即使实现不了最初的梦想,也会获得一些潜藏在梦想背后的副产品。这些副产品的价值,有时甚至远远超过他们梦想的价值”。很多学生认为这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是对失败的逃避或视而不见。我想这样东扑西扑的生活至少是不快乐的。我写的故事中的林丹、朱新华、林丹的父母都没有走出这个怪圈,只有老校长活得清醒而坚定,所以他勇于面对死亡,勇于面对自己未了的心愿。
    既然人心难空,就没有必要故作高深,回过头来管理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让它长一些像样的东西,也不失为明智之举吧。

                                                              2009.1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今生今世[15]
后一篇:爱之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