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尚未开始
哦,天哪!
八
经过几天挣扎,林子方似乎不再想这件事了,他以为只要自己不去触动公墓管理处,这件事儿就应该算过去了——天下哪有没完没了的事呢?不过他的心里还是有隐痛的,他觉得自己可能从此失去了原则。这很可怕,他在报上、网上没少看关于五十岁以后的官场现象,有的知道提升无望不思进取,有的明白青春已逝想揪一下青春的尾巴,有的功成名就摆谱端架子,有的临走捞一把弄点养老的资本,有的趁着还在台上安插私人……自己属于哪一类呢?他说不清,其实大多数人都无法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社会定位,只不过是随着时间往前走而已。
是的,不管你的记忆、你的心理、你的情感停留在哪个阶段,时间从来都不过问这些,它唯一的任务就是往前走,把一些东西走没了,把另一些东西走出来了。正当林子方准备让时间把自己这件窝火的事走没的时候,时间偏偏把另一个事件走出来。
有一天晚上,林子方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突然看到省电视台播出的一则新闻:邻市的林业局局长因为团伙倒卖公墓而被检察机关批捕。事情大致是这样的,最近一段时间,一个炒房团在该市炒房失利,转而炒墓地。他们先请京城的《周易》研究专家来讲座,大谈阴宅对后代的影响;之后又弄来个“地理专家”,其实就是民间所说的阴阳先生,对该市的墓地进行分析,认为该市有两处公墓修在了龙脉上,将来不出天子也要出将军。这些言论经过晚报炒作、民间传播,在市民、特别是老年市民中引起轰动,于是大家争相购买百年后的“老地”。炒墓团乘机和林业局局长勾结,哄抬墓价,一座公墓的费用和一间普通人家的住房差不多。林业局局长从炒墓团那里拿分成,结果被群众举报。
这位局长和林子方很熟,每次到省里开会、外出参观两个人经常住一个房间,因为年龄差不多,又是地理位置最近的,连方言都很接近,自然就比别人更有话说。看到这则新闻,林子方第一反应是,就知道这小子不会有好结果,外出花钱就跟是天上掉下来的一样,怎么可能没有经济问题!林子方记得有一次几个市的林业局局长去海南,在一个推销珍珠制品的购物点,大家都不敢买,而这位局长却提了一大包珍珠粉上车。车子走出一段以后,大家都说那玩意儿肯定是假的,导游小姐也说可能是用蚌壳的内壁制作的,虽然不是珍珠做的,不过送人还是蛮不错的。大家以为他会把肠子悔青呢,谁知他打开车窗,随手就把那包珍珠粉给丢到窗外去了,把满车人惊得舌头吐出来缩不回去,要知道那一包东西将近一万元呢!
林子方对这则新闻的第二反应来得稍微慢一点点,那就是兔死狐悲,都是一样的人,谁做了什么猜都猜得出来。他是被抓了,自己又比人家干净多少呢?那五万块钱的事儿又重新占据了他的心头,让他感觉那可怕的叮当声正在向自己一步一步走来。
第二天上班,全局的人似乎都在议论这件事儿,这让林子方很不舒服,仿佛这些人都是故意在说给他听。他没好气地说了大家几句:都认真做好自己的事,别没事乱传人家的事!众人吐吐舌头赶紧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可是似乎那兴奋的心情难以按捺,还不时从各人的隔间里探出头来小声议论,林子方从窗口看见了,却不好十分严厉。静极思动啊,连这样的事也让与之毫不相干的人激动不已。唉——他长长地叹了口气。
如果就是员工们议论议论也就算了,老百姓嘛,总是对当官的疑神疑鬼。可没过多会儿,局纪检书记也来找他谈论这事儿,那意思是,我们要引以为戒,开展一次廉政建设,言辞之间对他林子方颇有提醒之意。这让林子方很不舒服,但是他又不能顶撞,这位纪检书记曾经是他父亲的部下,他进林业局据说纪检书记还为他说过话,虽然年龄比他不是大很多,他却要以长辈看待。老书记想搞就搞吧,咱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林子方实在受不了他的唠叨,只好用这种不咸不淡地话来应付。纪检书记大概也是太长时间没事可做了,听了这样的话倒挺乐呵,端起茶杯一边往外走一边说:局长指示,我这就去安排,这就安排。
中午下班的时候,林子方觉得有些头痛,开始还以为自己感冒了,走到药店门口又转身回去了,他想起来,他几乎一夜没睡着觉,不是感冒。别人的事,干嘛让自己这么紧张呢?唉——如果没有那五万块钱的事,如果那天我没到公墓去检查,如果自己不抢着去做什么4A风景区,那该多么平静啊!可是所有的如果都是事实,都是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这到底是自己的性格所致呢,还是被什么牵住了鼻子呢?他又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因为他做的每一件事几乎都是正确的,可是最终的结果却如此荒谬——大前提、小前提都为真,结论却为假,这究竟是一种什么逻辑?
2009.10.23
加载中,请稍候......